民风网
民风网
家学工作室

家学外延是修行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2-28338

家学外延是修行

常说家和万事兴。在家里,父母、子女、儿媳孙媳等等,构成一个基本生态单元。要想和谐相处,就有惯例和规矩的存在。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变成的斗嘴、斗气、动手、玩计的练场。这方面,应当合理吸纳与传统伦理要求,比如说父慈子孝,夫妻和顺。在家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要做表率,都要做榜样都要找好自己的角色一辈给一辈打样儿,一辈传承一辈不变样,这就是家风。

只要是无重大原则分歧,不涉及家和之本,不伤害他人社会,即不触及底线,就兼容并蓄,以“忠恕”而良性沟通,以自省而和谐交融。只要把家里的事情做好了,文化就在身边,教养就在内心,外王就逐渐靠近。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是需要一整套家学的实践与校核、家庭成员间的约定确认才能完成。

所以,1927年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说:“意图改革,必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就在人心。”那么,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最直接的、寻常日用之间、每日朝夕沟通之时,都要接触的就是这个家庭的环境。基于此,中国古代有很好的、关于家教的文化传承,比如说《颜氏家训》,比如说《朱柏庐治家格言》。有一点文化传承的家庭,在职场上很明显地被发现。因为,很有教养,鲜明的规则意识,有自己的处世规则,这些都是家学的内容。

中国人讽刺文化表现低劣的人,一个最经典的语言就是“这人没有家教”。而从来没听谁说是“这个人在学校没有被教育好”,因为学校是普及性教育,重点是科学及文化知识,练场或称实践场所在家庭,所以文化表现低劣者,都是家教的问题,家学荒废的问题。

家教家规最后凝固成文化的典籍,就是家训、家学、家书。其实不光是古代,近现代也是如此。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都是想把文化之于人的修养,落在家庭环境中。传承下去之后,就形成了很好的家风。是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如有很多家庭强调叫诗书传家、书香门第,家里边,就有一些传统读书研读的氛围。父母从政的家庭,子女受其影响,日常看到的,听闻的,牢记的,往往也是些从政的知识,其注意力往往也被这些知识吸引,举止间、言行间,也透露出官之风气。商贾之家,即使无家学,但环境造化,从小就明白经商之道。没有家学的自然家庭,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容易感染上不好的习气,尤其是社会价值观方面。而建立家学后,按照家学中对家庭文化方面的要求,营造的家庭环境,就会避开这些不好的习气,防止把孩子带偏了。这就是家长与家学所要重点解决的修行的问题。

要有一些文化的环境的打造。同时,又要汲取古圣先贤留下来那些关乎人生、关乎亲情的文化,一旦把这些东西吸纳进来,经过一个时代的梳理,去粗取精,去伪纯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的修养,作用于我们现代的人生,再以战略的视野,面向的未来,就是一个既有现代的科学技术导向、又有合乎民族文化传统伦理的生活导向的家学的修身之道。以此塑造出的家庭,才是理想的家庭,才是中国文化落实到家学中的真正意义。

愿每个家庭,都能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以天道地德人文伦理为根要,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途径,以其个性擅长、根深蕴厚、理想愿景为共同追求,构建起独到的家学。安己以安人,安人以安业,安业以安家,安己安人安业安家,以安社会,以达成生态和谐。

和光远播,八方来偕,“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铸魂当代,继往开来,后世盛哉!

 

家学咨询.jpg


     文/萧文    编辑/小月

上一篇:家学内涵是修心 下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及鉴赏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