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国学经典

孔子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不溃散?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2-07-221980

孔子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不溃散

研究孔子学说,得从整个社会学说起。

一、整个生物界是一个社会——适配的生机结构体系

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生物学界发现,所有生物都生活在社会群团之中,已经存在了38亿年,人类社会只不过是从生物社会或者说是动物社会中增长出来的,是生物社会逐步进化后形成的一种形态,即著名的社会生物学。

生物社会或者动物社会,是由生物体制层面的残化和分化,而重新建立的残残补和的生机结构。比如,蜜蜂、蚂蚁的膜翅目社会。

蜜蜂社会中有蜂王(雌蜂)、工蜂和雄蜂三种不同形态的蜂型,构成了蜜蜂社会的社会化分工。整个蜜蜂社会中,只有雌蜂具有雌性生殖能力。由于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围绕着性增值(种群繁衍)这个中轴运转的。因此,人类把雌蜂,仅有的这一只雌蜂叫蜂王。雌蜂的体格是普通蜜蜂的五倍,寿命是它的十倍,它居然每天排卵上万粒,比它的体重还大。由于它是蜜蜂社会的增殖中枢,因此构成社会运转的核心。它完全就是一个雌性生殖器官,残化到没有任何其他能力。

蜜蜂社会中最大的群量叫工蜂,它是雌性器官没有得到发育的雌蜂,它们长着长长的口器,长着轻盈的身体和飞舞能力极强的翅膀。它的腿上长着大量的腿毛,而且腿毛构成花粉篮,采得的花粉可以放在腿毛构成的花粉篮中,飞回巢穴,所以它天生就是一个残化的、不具有生殖能力的采蜜工具。

蜜蜂社会中还有一个小群量叫雄蜂(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它们一般不出巢,也不采蜜,唯一的作用就是与新蜂王交尾,交尾后会很快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它们完全就是一个会飞舞的雄性生殖器官。

这就是蜜蜂社会,雌蜂(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型残残补和的生机结构。

再比如,在蚂蚁社会中有一个阶层叫兵蚁。它们长着厚厚的铠甲,生物学上叫几丁质,嘴上长着大大的鏖(áo)钳,以至于头部太重,身体运动平衡都难以把持,它们只有一个作用,为蚂蚁社会守门和参与蚂蚁社会的战争,其他什么功能都没有,什么事也干不了。

膜翅目社会的残残补和生机结构,就如同天然的专业化组合,互不替代,因而不可能发生结构和阶层变革,是超稳定的。

二、人类社会的秩序结构——由两性结构演变为文化生机结构体系

前文提到,人类社会是从生物社会中增长出来的。与膜翅目类社会不同,人类社会残化的不是人的体制,而是人的智力。所以,人类社会的生机结构与膜翅目类完全不同。

人类体制上都是两个肩膀颈连头,四肢活跃直立走,仅有两性体质差别。除了生殖功能的性别差异,其他的都一样,没有劳动分工的天然区分,这个生机结构的构建就没有生物体残化(分化)而形成的残残补和那么容易。

㈠氏族社会靠两性结构人类的原始社会早期靠维系繁衍主轴的两性组合形成性结构社会,也叫血缘社会,这是跟动物社会是一样的。人类史称氏族社会。母系氏族靠母系辈份长者安排族系分工,维护族内秩序和共同生存;父第氏族靠父系辈份长者统领,安排族系分工,维护族内秩序和共同生存。

㈡吞并群落靠武力征服。但随着氏族人数越来越多,活动面越来越广,不同“氏族”之间难免发生接触、冲突、混战、吞并的状况,出现超越氏族血缘社会,即吞并后的群落是由不同血缘氏族组成的。这样的社会起初靠的是武力征服、武力镇压。即武化,武力让被征伐过来的氏族人群屈服,不服从就杀。在强大的镇压下,安排着群落内部分工,维护群落各氏族人的共同生存与繁衍。

㈢融合不同部落靠信仰。被征伐过来的做着苦力,难免反抗。“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咱们的人都得听他们管!”所以,吞并后的群落始终存在着“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斗争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反抗与杀戮频繁发生,越杀反抗的斗志就越大,越反抗就越杀,成为恶性循环。这种情况随着代际交替,一方面共同在一个“圈子”里生活时间长了,也厌烦了杀戮,另一方面杀戮太重也会削弱群落的势力,难以抵御其他群落的侵袭。为了维护统治地位,群落首领创造出图腾,即传说中的、部落最崇拜的、超人类能力的动物等作为自己的信仰物——图腾。刻画出图案于旗帜上或显眼出的物体上,由部落首领的氏族带头信奉,膜拜。传达着“我们共同生存于一个部落是神灵的安排”等讯息,利用群落里的人都厌倦了相互杀戮的心理,引领被征服部落的人也信服,逐步成为整个群落的共同信仰。久而久之,部落首领就成了图腾的代言人、图腾(神灵)的化身,成为整个部落人发自内心的崇拜者、信服者,最有智慧和能量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文明社会早年的远古文化第一要素都不缺少求治的概念和求治的追求的原因——满足共同求得社会治理和社会安定的诉求,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即弱武化而开始行“以文化人”。

比如黄帝打败炎帝后,合并了原来炎帝管理的群落,为了维护合并后的群落的稳定,创造了龙图腾,赋予共生共荣的意念,得到了两大群落和周边小群落的信服,纷纷加入。各氏族生活在同一个群落里,有了共同的信仰,便心甘情愿地接受群落统领者的分工和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图腾”为共同信仰的社会分工结构,成为稳定的社会。

华夏文明历史上的图腾,西方(外国)文明史上的“神”“主”,共同的本质是都含有“教义”而为人们所信仰,使人们都信守着“教义”规范的社会秩序,这就满足了人类原始文化的第一大诉求——求治要素,即“以文化人”。

㈣文明化社会靠启蒙。图腾崇拜下的群落人数越来越多,如龙图腾下的群落,日益群体庞大。仅靠传统的狩猎、摘取自然果谷等难以维持生存。为此,炎帝就协助黄帝抓农耕,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群落中人垦荒种植粮食作物。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术,教人养蚕缫丝。逐步实现了所有生存资料,吃的、穿的、用的等靠自己培育和置备。由此,人类进入了生存资料尽可能靠自己置备而尽可能少地对自然其它物种侵袭、掠夺的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明化社会。在这种文明形态下,光靠群落人共同的信奉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人类的智力开发,增强劳动生产能力,满足群落人的生活需求。因此,人类社会文化诉求里又多了一项,即启蒙调动人类的智慧,以智慧性劳动实现“以文化物”。

稳定性社会靠教规。每个人在体制层面是平等的、是相似的,每个人都不甘心居于社会下层,都想跻身于上流社会。这是人的共性心理。如果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社会上活动,或许都想好逸恶劳,都想进入统治阶层,整个社会就会进入混乱状态。由此,光有共同信仰、劳动生产技能还不够,还得有规矩。即按照共同生存资料生产供给结构、共同秩序结构等需求,由高于人类的“主”、图腾的“教义”确立人类秩序规则(社会规范)。从而不同的智力水平、技能专长、管理能力等的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的人排布在不同的结构位层、分工合作的岗位上,以保障群落中的人有秩序、有生活保障地生活。这就是人类原始文化的第三大需求——教规元素(社会规则),即“文化规制”。

综上所述,在人类原始各族群中,要么没有开化,没有形成人类原始文化,但凡开化者,都有求治要素、启蒙要素、教规要素三大文化诉求,且三大要素不可或缺、相互作用、相互呼应、相辅相承,构成了人类文明社会的生机结构。

从人类原始文化三大要素支撑的社会形态看,每一项是由不同的人分担的。比如求治的要素,由政治家和法老承担,法老是古埃及社会的国君;启蒙的要素,由哲人和博物学家承担,博物学是科学的前身;教规的要素由教主和僧侣承担。而唯独华夏三大原始文化要素为一人承担,就是孔子,他的儒家学说像宗教一样牢固持续两千多年而不溃散,孔子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孔子.png

三、孔子儒家学说集三大原始文化生机结构要素于一身

学界言,西方有哲人,没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没有哲人。

十四世纪前叶,元文宗在一次迎接古天笠国来中土的高僧时,随口问身边的汉人大臣陆春,“你们汉人为什么遵从那个土得掉渣的儒学,却远离如此华贵的佛学?”因为在当时,佛教被认为是最尊贵、哲学体系最深厚、逻辑体系最缜密的一个华贵宗教。

陆春说,“佛教是金,道教是玉,而儒教是稻粮,人生可以没有金玉,却不能须臾失去稻粮。”这就是儒家学说的定位,表面看上去并不华贵,甚至还被认为是浅薄,但内涵却是蕴藏着中国古代社会生存结构的适配体系。

孔子学说重视求治要素

“兴周礼,倡王道,好梦周公”。孔子说他总是梦见周公,他儒家学说的核心,是要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进行改造。他的改造方式是恢复古制,尊贤爱民。因此,他总是想恢复西周早年的周礼有序状态、天下有道状态。这叫兴周礼,倡王道。孔子总是想梦周公,是因为周公旦为西周宰相,制礼作乐,构建周朝的国家统治法统之人。他把周公旦制礼作乐的政治操作理论化,这就是孔子学说在政治社会学方面极为力道的原因。

周公旦.png

孔子《八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说周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文化,文化极为茂盛。因此,我追随周代文化。

孔子《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主张以德治国。“如果你以德治国,就相当于天上有了北极星,所有星辰都是围绕着北极星运转的。”可见他的政治诉求极高。整个书中铺满了治国治天下的政治要求和社会实质功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介布衣胸怀天下,虽然时人觉得不自量力,但其秉持华夏原始文化之精髓而遂成圣人。

孔子学说强调启蒙要素

“办私学,行教化,有教无类。”孔子最早办私学,而且面向民众办私学。所谓“有教无类”,就是不分阶级阶层等级,所有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受教育。对此,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谓之中国“士之风气”。中国自古讲究士、农、工、商,“士”的社会地位极高。与西方的“士”指武士不同,中国的“士”主要指文士,是由儒家开创培养的。由此,文士构成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两千年的解释权,构成中国科举制度进入官僚体系统治社会的中坚力量。

由于孔子“有教无类”,使儒家文化在办私学的过程中,逐步弥散到民间,促成了中国社会在孔子之后的全面学风开放的状态。孔子《论语》,“默而识(zhi)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我默默地有所认知,学习从来不厌倦,教育也从来不疲倦,有了这些东西,我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呢?

《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他说他的老师仰之弥高(高山仰止),钻研老师的学问,永远钻研不透。我一会儿觉得他的学问在前面,一会儿又觉得他要讨论的问题在后面。夫子循循善诱,不断地给我们讲课。博我以文,使得我有了文化。约我以礼,使得我有了规矩,懂得了社会规范。欲罢不能,就是我终生追随老师都离不开老师。由此可见孔子启蒙要素的魅力。正是因为孔子作为一介寒士面向庶民“办私学,行教化”的引领,促成后世社会学风开放且蔚然文风,因而被后世誉为仙师。

孔子学说深蕴教规要素。

孔子学说的君子之道,讲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是修身。是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让我们先理解以下几个字。

第一个字“礼”。是国家政治法统到民间礼仪礼节的总和。周公旦制礼作乐,所以孔子学说的核心叫克己复礼,克尽自己之所能,回归西周早年,周公旦制礼作乐的那个时代。这是他学说和思想的核心,或者说是他的政治纲领。

第二个字“仁”。一般学者都认同东汉时期中国第一个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释义,即是理解成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大家要互相与人为善。王东岳先生认为,这个“仁”字的意思是从人从上,它的意思是上等人要爱护下等人,叫仁。因为许慎当年只能见到金文,甲骨文1899年以后才开发出来。甲骨文里的“二”这个字实际意思是“上”。

甲骨文上.png

画一个案台,上面摆一个东西,这个字是上。

下.png

画一个案台,下面摆一个东西,这个字就是下。

上下.png

在甲骨文中还有一个字,像一个除号,这个字叫上下,由于要发两个音节,所以后来被淘汰。

孔子《论语》中的“仁”,有150多种讲法,核心叫仁者爱人。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有尊卑,这个“仁”的语境视角也是“尊卑”中的“仁”。古代社会管理者皆为贵族,且贵族世袭。所以,这个“仁者爱人”的“仁”是说要想让天下稳定,上等人就必须爱护下等人。

仁.png

再比如说,孔子学说中的“君子之道”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的贵族中人或者追求贵族道德精神的人。侧重也是指统治阶层的有道德的人。

君子.png

第三个字“恕”。我们大多数人理解它是在“宽恕”这个复合词上理解,不免浅薄。要看懂这个字,“心如”将心比心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还有三个字,叫孝、忠、智。其中的“知”和“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字,通假字。智是启蒙教育,开化智力。孝和忠为文化规制。

“礼”、“仁”、“恕”,这三个字是理解孔子学说非常重要的基础。所有的宗教读本,如圣经、古兰经、佛教等文献中,几乎不用翻译,就能见到完全同样的表述。说明孔子学说的第三部分就是“教规”部分。

综上所述,孔子一生布衣,周游列国数年,传播儒家学说,生存艰难,并没有得到多少理解和认同。却在其离世三四百年以后被祭上圣坛,号称素王,所有的皇帝都给他的牌位磕头。为什么?那是因为孔子学说饱含着人类原始文化中不能缺失求治要素、启蒙要素和教规要素,集三大原始文化要素于一身,构建了华夏世代相传的原始文化适配体系,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稳定的诉求,以及社会发展诉求、律例规则构建需求,因而被视为法宝,成为统治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像宗教一样牢固持续两千多年而不溃散的原因。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萧文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江雪》 下一篇:《弟子规》全文注解(一)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