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故事
杨坚和独孤伽罗(一)
公元581年二月十四日,这天早晨,41岁的杨坚和他的妻子独孤伽罗像往常一样焚香礼佛,他们保持这个习惯已经24年了。
早晨的空气清冷沉静,窗外的草木已竞相吐露枝芽,诸事一如平常。但对于杨坚和独孤伽罗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时辰到了,杨坚的亲信们早已在相府门外等候。今天的事能否顺利进行,此后又是否会有莫测的风云再起,难以预料。杨坚回头看了一眼独孤伽罗,决然走向皇宫。相伴多年的发妻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杨坚知道,自己不必再多说什么。
独孤伽罗十分清楚,无论结果如何,前方都是一条不归路。而她能做的,就是与杨坚同生共死。几个时辰后,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自己称帝。他取代北周,确立了新的国号——隋。
这个字源于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爵位——随国公。但是杨坚认为,“随”的偏旁中有“走”字,意为不稳定,将其定为国号,语义不吉。于是他弃掉“走”,用了一个新字“隋”。
杨坚雄心万丈,立志要超越功名赫赫的父辈,干一番伟大事业。所以,他给新王朝起了第一个年号——“开皇”。
谁都知道“皇”这个字的特殊性,无论是国号“隋”,还是年号“开皇”,都显然用心深远。
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王朝,杨坚要开启一个全新的皇权时代,他完全明白他即将要做的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公元581年,便是杨坚的开皇元年。登基仪式如期举行,杨坚身边的群臣大多来自胡汉融治的关陇集团,杨坚和他们的家族,包括妻子独孤伽罗的家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坚和这些豪族亲信是同学,是战友,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同时,他们之间也有更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姻亲关系。
对于这些跪在杨坚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情同样复杂。有欣喜,有期待,也有茫然、错愕,甚至不安、愤怒。
曾经的朋友登上了至尊的皇位,成为被命运选中的唯一的那个人。战斗拼杀的时间太久了,谁也不知道,他们面对的会是怎样的一个新王朝。
而杨坚早已为这一天做好一切准备,他对成为天下之主满怀斗志。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来自哪里,并因此而对一切未知都毫不畏惧。所有人都在等待来自宫廷的消息,当然也包括独孤伽罗。
多面球体印,她记得父亲独孤信生前很喜欢这种形制的印章。其中最特别的一枚,一共有二十六个印面,记录着他的多重身份。他是西魏北周府兵制体系中的八柱国之一,担任过大司马、大都督、荆州刺史,是当时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从小在父亲那里耳濡目染得来的政治经验,早已化为独孤伽罗身上的一部分。
二十四年前,独孤伽罗与杨坚结为夫妻。就在他们婚后不久,独孤信死于政治斗争。家门惊变的巨大阴影下,杨坚对独孤伽罗呵护有加,二人携手走过了那段艰难险恶的日子。
年轻时的杨坚爱好音乐,曾以琵琶作歌二首,起名叫《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独孤伽罗渐渐笃定,这个外表温和儒雅、内心坚韧的男人,是她可以依靠终生的。
情到浓时,独孤伽罗要求丈夫发誓,他们未来所有子女都必须是二人亲生的,杨坚做出了承诺。那一年,杨坚十七岁,独孤伽罗十四岁。
如今他们已经育有五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杨谅也六岁了。二十四年来,独孤伽罗看着杨坚变得越发隐忍、强大。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理想,也有可以共享的政治资源。
相府中的其他人都在担忧皇宫的情况。只有独孤伽罗,尽管内心忐忑,但志在必得。几个时辰过去,那个命运般的消息,终于轻描淡写地传到独孤伽罗的耳边。登基大典一切顺利,独孤伽罗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尽管已经习惯了处变不惊,独孤伽罗还是不免百感交集。她感叹自己的判断果然没有错,杨坚已将皇权掌握在手中。这个天下是他们夫妻二人一同打下的,现在,正等着他们一同营造。
这时的他们并不知道,公元581年的这个早春,他们对机会的把握和决断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被命名为“隋”的王朝,接下来所做的一系列抉择,将深刻影响千秋万代。
杨坚和独孤伽罗还来不及细想这些,现在,他们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杨坚还没有树立起足够的皇帝权威。第二,外敌环伺,国家还远远称不上太平。
开皇二年五月,杨坚忽然收到来自边境的消息:突厥沙钵略可汗率领40万大军,朝着整个长城沿线汹涌扑来。突厥是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又一个长期称霸蒙古草原和西域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
在此前的南北朝时期,突厥曾与北周和北齐对峙。北周和北齐为压倒对方,争相与突厥联姻结好,输送大量财物。突厥可汗曾得意地说:只要我在南边的两个儿子都孝顺,我怎么会担心缺东西呢?如今,突厥开始成为隋朝北境最大的威胁。
此时隋朝刚刚立国,根基未稳,立即开战看上去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对于杨坚来说,成长在以武功起家的北周,打一场真正的胜仗,一直是他心中渴求的。
一旦赢得这一仗,就意味着他将超越关陇集团那些驰骋沙场的前辈,甚至超越那个曾经令所有人都仰视的宇文泰。如此,他作为皇帝的权威,就会大大加强。
这是不得不战的时刻,而且,他必须取胜。杨坚部署军队,分道迎击突厥。身经百战的隋朝军队士气旺盛,将领指挥得当,连续两次大战都击退了突厥主力。按照常理,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但杨坚不想等那么久,他知道光靠武力是不够的。沙场之外,杨坚精心安排的外交活动也在同步进行。他幸运地得到了一位名叫长孙晟的外交家。
这个人擅长游说,在北周时期就曾出使突厥。当时他向沙钵略克汗表演箭法,一支箭射穿了两只正在空中夺食的大雕,这便是“一箭双雕”典故的由来。
长孙晟的才学与谈吐,让他很快得到突厥首领的欣赏和信任。长孙晟发现,看似团结的突厥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尽管难以力征,但容易离间,于是他向杨坚提出“远交而进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
长孙晟在杨坚面前口述形势、手画山川,对突厥的虚实都了如指掌。杨坚对他赞叹不已,派他再次出使突厥,实施反间计。在杨坚的谋略和长孙晟的奔走下,突厥被分化瓦解,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从此再无力量与隋朝抗衡。
开皇四年,沙钵略可汗向隋朝称臣内附,上书表明:“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后来,启民可汗也来到长安归降,隋朝解除了北方边境的危机。
在与突厥的战争期间,杨坚并没有穷兵黩武,而是以外交手段和智取为主,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战争泥潭。
杨坚北击突厥,稳定东亚,展现出雍容雅量与亲和的气度,只用了最短的时间,就让周边形势安定下来,为隋朝的休养生息乃至中国后世安稳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他被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尊为“圣人莫缘可汗”,也就是天下共同的圣人可汗,“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的唯一共主。杨坚娴熟于武功和文治并举的帝王之道,他心中的格局早已超越先祖。
杨坚出生成长于佛家寺院,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同样笃信佛教的独孤伽罗,始终相伴杨坚左右,形影不离。杨坚每次临朝,独孤伽罗必与他乘车同去。到了朝阁外,杨坚进殿,她就在偏殿安静等候。同时派宦官进宫,了解政情动态,并传递朝会信息。
待到杨坚办公结束,退朝回内宫的时候,他们就一同返回,设宴休息,相顾欣然。杨坚与独孤伽罗互为知己,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独孤伽罗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杨坚不辜负她,她就会全力辅佐这个男人,一己之私、家族利益全都可以抛诸脑后。那是一种近乎决绝的支持。
她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犯法,按律当斩。杨坚想要赦免他,但被独孤伽罗坚决制止,最终崔长仁被处以死刑。
独孤氏,自关陇时期开始,就重权在握。独孤伽罗对权力消长的秘密耳濡目染,皇亲国戚坐大,皇权受损。这是夫妻二人都不愿重新看到的局面。于是,独孤伽罗选择虚身推权。整个隋朝,皇后家如此强大的势力,却始终匿迹于中枢权力之外,保证了中央集权政治的有效运行。
新政府的机构名单颁布了。前朝的官僚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官职体系,这便是三省六部制。
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复核,尚书省负责操作执行。三家机构相互制衡,谁都不能一家独大。三省之下设置吏、民、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处理全国军政、兵刑、钱谷等行政事务,权力被进一步分解下放。
杨坚把亲信们任命为三省六部的长官,但有一个位置却始终空缺,那就是相当于宰相之位的尚书令,只以尚书左右仆射作为实际长官。在如此精巧的设计下,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一个无比严密和精致的管理体系。虽然隋朝只制定了这一体制的雏形,但杨坚和独孤伽罗完全有理由为此骄傲。因为,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这一体制从根本上被延续下来。
随着新官制的颁行,杨坚又推出了新的律令法规《开皇律》。
与过往相比,《开皇律》最大的特点便是清晰简洁。它建立的“十恶不赦”原则中,有四项都与君权相关。用律法保证皇权,既推崇了法,又强化了皇权。杨坚每一个举措都目标明确,直接而高效。
为了更好地推行《开皇律》,确保公正执法,杨坚多次亲自审理案件,亲录囚徒,避免出现冤案。时人称赞他:“刑之不滥,君之明也。”
登基不到十年,他的国家内部已经治理得井井有条,杨坚几乎做对了一个皇帝必须要做的每一件政事。接下来,历史要把一件最重要的大事交付于他,而这几乎已是水到渠成。
此时,曾经政权林立的中国土地上,只剩下两个中原王朝:一个是杨坚的隋朝,另一个是长江以南的陈朝。杨坚知道,对比分裂之前的汉帝国版图,他还差半壁江山。
开皇九年的一天,杨坚接待了两个陈朝使者,他们带来了一些南方的讯息。从他们的言行和举止中,杨坚感受到了南朝人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他们依然还是那般文雅、风流,但那个王朝的奢靡和腐朽也已是积重难返。
当北朝社会一片朝气的时候,南朝上下依旧沉溺在酒色诗文的旧梦。两个使者回到南方后,将杨坚的画像交给陈朝国君陈叔宝。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大惊失色,连连说道:“吾不欲见此人。”命人赶紧将画像拿开。
身处极尽奢华的临春阁,美人环绕的陈叔宝顿时失去了饮酒作乐的兴致。而此时,杨坚已经决定下诏伐陈。实际上,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公元589年,陈朝灭亡。一年后,岭南归附。至此,自东汉崩溃、离乱分裂400年之后,中国得以再次江山一统。此时隋朝的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
有人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混乱的时期。而恰恰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完成了南方和北方政治制度的相互借鉴,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全面交融,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曾经的冲突、互斥,演变为和平、理解。曾经水火不容的文化与族群,通过新的血缘和政治纽带,缔结成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整体。
隋朝,正是这个奇迹般的融合所结下的硕果,一个集合了多民族的统一王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实现全国统一的帝王,第一次完成这项伟业的人是秦始皇。
留存着中国文化根本的南朝和已经大大拓展中国文化外延的北朝终于整合在一起,中国迎来又一个辉煌时期。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