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忽必烈(二)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6598

讲中国故事

忽必烈(二)

与刘秉忠一样,姚枢也一度在乱世中选择归隐。接到忽必烈的邀请时,他已年过半百,但还是欣然前往。他从忽必烈身上,识别出了其他蒙古王子所不具备的素质。

这时的忽必烈已然意识到,治理天下比征服天下繁杂百倍,他需要人帮他。母亲、察必、八思巴、刘秉忠、姚枢,各自为他打开了别样的天空。

忽必烈显然有了和兄弟们不太一样的想法,但这也让他陷入了险境。公元1257年,姚枢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忽必烈的兵权以及总领漠南的使命被突然解除。这年12月,忽必烈赶到了蒙哥身边。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再次相见,一时无话。忽必烈向蒙哥敬酒,蒙哥一饮而尽。忽必烈什么也没说,再次敬酒。如此再三,相对无言。但毕竟是亲兄弟,毕竟血浓于水。

之前,忽必烈依照汉官建议,采用中原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治理自己的封地,成效显著,却引起蒙哥的猜忌。最严厉的一条指控是,“得中土心”,即获得中原汉地的民心,这被认为有谋叛之嫌。

这场酒喝过后,为彻底消除蒙哥的疑虑,忽必烈留在了漠北。被解除兵权的第二年,公元1258年初春,蒙哥亲率大军,兵分三路,攻击南宋。这是大蒙古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对南宋用兵,原本计划在第二年三军会师,然后共同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不过,蒙哥亲自指挥的这次战争并不顺利。其间,因为东路战事遇挫,忽必烈被重新启用。亲临前线的蒙哥,在高歌猛进地攻打四川钓鱼城时,意外战亡。

蒙哥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未来的汗位由谁来坐充满悬念。比起年幼的儿子,三个正值壮年的弟弟无疑是更有力的竞争者。接到蒙哥战死的消息时,忽必烈正在东征鄂州的前线。他并没有立即北归,直到与南宋达成议和,才带着军功,与自己的一众谋臣正式班师,他知道如何增添自己角逐汗位的砝码。

三弟是西征统帅,已留驻波斯。新一任的蒙古大汗,将在忽必烈和他的四弟阿里不哥之间产生。这一年,忽必烈46岁。他或许不是兄弟中最会打仗的一个,但他懂得,世间有一种力量强过武力,那是人的思想。他有八思巴这样富有凝聚力的精神导师在旁提点和支持,也有像刘秉忠这样的汉臣谋士用尽韬略,鼎力相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公元1260年3月,观察到阿里不哥异动的忽必烈,在众人拥戴下,于自己的王府所在地开平宣布即大汗位。不到一个月,阿里不哥也在大蒙古国的首府和林宣布即位。

大蒙古国前所未有地出现了两个并立的大汗,一场兄弟间的权位之争已是箭在弦上。纯就军事而言,忽必烈对这一仗并无十足把握。能给予他更多信心的,并不是兵马粮草,而是汇聚在身边的文人谋士。这或许也是刘秉忠最为紧张的日子。这一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他一生最重要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更重要的是,这是之后一统中国的最关键的一步。

对胜利的信念,永远是获得胜利的首要前提。早在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时,刘秉忠就在心里认定他是未来的大汗,并向他献上了事关国家治理的“万言策”,那是一份充满儒家理想的施政蓝图与立国之策。

他简单直接地告诉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他很早就建议,应该以中原汉地的治国经验为参照,安民固本,建立有效的典章法度

正是他的这些策论以及一众谋臣的支持,让忽必烈在短短几年里积累了称汗的资本。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忽必烈治下的漠南明显比弟弟的辖区更具优势。

对于战争来说,这常常是制胜的关键。作为忽必烈的上师,八思巴高度关注着所有的变化。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年为忽必烈写一篇新年贺词,以示祝福。并计算好时间,确保贺词在正月初一送达。

每一篇贺词,都如同诗歌一般优美。“由自在威赫之坛城,放射出炽热之光辉,摧毁来犯之黑暗敌众,祈愿你像太阳照临各方。”正月初一接受群臣朝贺,是忽必烈的王廷参照汉地宫廷礼仪所设的仪式。八思巴则用藏地文字,写下美好祝愿。每一个新年伊始,都仿佛是一次蒙、汉、藏之间独特而奇妙的融合。

1260年12月,忽必烈任命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汗位之战还在激烈进行,八思巴深知,在手足之情与帝国大业之间做出选择是一种煎熬。他为忽必烈祈福,也为天下众生祈福。他希望佛教的慈悲之心,支撑起忽必烈恒久的信念。

公元1264年7月,历时4年的汗位争夺终于有了结果。忽必烈等来了战败的阿里不哥亲自南下,向自己乞降。面对在战场上出尔反尔,曾以诈降向自己发起偷袭的弟弟,忽必烈有着满腔的怒火,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心软了。他赦免了阿里不哥,赐他自由。这是他向血腥杀戮的传统告别的一刻,从这一刻起,他希望自己是一个全新的蒙古大汗。当时被拘捕问罪的阿里不哥党羽多达千余人,忽必烈最后只处死了十人。

他谨记着刘秉忠的那句话:“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儒学和佛学都在影响他,他选择了使用智慧和仁慈,而非暴力来赢取天下。

忽必烈赢了,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胜利,那些选择与他同生共死的人全都赢了。

这是一个被后世称为“金莲川幕府”的庞大智囊团。金莲川,是忽必烈称汗时的开平府所在地。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幕府里,有致力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正统儒生,有通晓天文、地理、算学、卜卦等知识的术士,还有擅长经商、理财的西域人和波斯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人生履历。他们在人生的不同时刻,来到了忽必烈麾下。他们各有所长,但目标一致。自忽必烈即汗位开始,他们就努力把这个草原政权向中原国家的方向打造。他们在汉地官僚制度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新的体系。在中央设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将原属于尚书省的六部划到中书省管辖。

所有的努力,最终在公元1271年尘埃落定。这一年,忽必烈建立汉式国号“大元”

与祖辈和父辈相比,他的统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逐步按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模式完善他的政权。献上了“大元”二字的刘秉忠,对新国家寄托了无比深切的期待。“大元”,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乾元,意为天地万物的起源,寓意着伟大的开端

一个以“大元”为国号的国家,不能没有一座像样的都城。公元1267年,刘秉忠奉命,开始在燕京附近规划建造一座新城。关于这座新城的样子,刘秉忠在心里勾勒了无数次。它的四面应该各有三座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皇宫的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南面是朝,即中央机构的衙署,北面为集市,每市和每朝各百步见方。

这是《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古代国都的规制,刘秉忠则将其发展成了理论和实际环境结合的典范。

公元1274年正月初一,元大都皇城宫殿群初步竣工。忽必烈正式登临宫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元的都城已经有了新名字——大都。

大都由皇城、宫城、外城三重组成,并通过运河与黄河相连。它的规模跟盛唐时期长安城几乎相当,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内设有明确的中轴线,街道布局规整,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若干小巷,名为“胡同”。这个名称,连同这座城市的规制痕迹,一直流传至今。

元朝尊藏传佛教为国教,因此,城内还耸立着多座标志性的佛教寺院。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这是元帝国的国策

大都建成8个月后,刘秉忠与世长辞。带着“开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成之业”的梦想,他远赴漠北,并全力以赴地实践了这个梦想。传奇的人生,似乎总是在完成使命后戛然而止。刘秉忠去世两年后,忽必烈攻灭南宋。

从成吉思汗开始,经窝阔台、蒙哥,再到忽必烈,历三代共七十余年,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终结了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南宋等政权各据一方的分裂局面,继隋唐之后,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

此时的元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到贝加尔湖,南至暹罗(Xiānluó泰国的古称),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元朝设置了专门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随着忽必烈一步步走向胜利,八思巴也来到了元大都,大都隆重迎接国师的到来。但八思巴没有忙着讲经授法,他为这个正在成形的新帝国献上了一份厚礼,那是他奉命创制的蒙古新字。

长久以来,蒙古人一直没有正式的文字,后来则用回鹘(hú)字母拼写蒙古语。忽必烈深感没有全国统一的文字,政令难以通达,便把任务交给了八思巴。

八思巴用时数年,以藏文字母为蓝本,结合汉字、畏兀字的书写习惯,创制出了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

公元1269年2月,忽必烈下诏颁行蒙古新字于全国。此后的元朝,凡是诏令、公文、印章、钱币等,都必须使用蒙古新字,近代学术界称其为“八思巴文”。

一年后,忽必烈将八思巴的封号从国师升为帝师,“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自八思巴开始,帝师成了元朝的常设职位,地位极其崇高。

然而,就在元大都竣工的1274年,39岁的八思巴决定,把帝师一职交给同父异母的弟弟代理,独自返回西藏。他在高原上的故乡萨迦寺和他的家族成了他最大的牵挂。当八思巴准备动身之时,忽必烈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或许是两人的最后一别。回到故乡的八思巴为元帝国完成了西藏地区地方行政体系的建设,清查户口,设置驿站,划分十三万户。

公元1280年,此生使命已达成圆满的八思巴在萨迦寺圆寂,享年46岁。以“帝师”的身份影响了一个国家之后,生命的最后时刻,八思巴把自己献给了高原上的众生。

岁月并没有因为一个高僧的圆寂而慢下脚步,现在,它来到了忽必烈面前。

公元1285年,几番周折之后,忽必烈终于看到了那份被御史台刻意扣留的奏章,奏章对他是否还能当大元的皇帝提出质疑。

他已年届七旬,状态越来越差。过去几年里,曾为他建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姚枢,以及他一生挚爱的察必皇后相继辞别人世。

有一年,他信任的汉族将领起兵谋反,于是,他开始疏远那些之前被重用的汉臣。亲近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忽必烈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的耐性与判断力也大不如从前。

就在这种情形下,有江南御史奏称,皇帝年事已高,应该禅位给太子真金。御史台官员感到非同小可,秘密留下奏章,但不久,就有人揭发了此事,忽必烈大为震怒。

真金是忽必烈与察必皇后的儿子,从小被姚枢等儒臣教育长大。以儒治国,是他一直向往和致力践行的理念。在忽必烈晚年对汉法产生厌倦时,真金充任了继续汉法改革的支持者。

他对奏章之事一无所知,却因为父亲的雷霆之怒而恐惧不安,原本就体弱多病的他很快离世。虽然忽必烈没有惩处站在真金背后的汉臣,但并不意味着他改变了态度。此时的他,几乎与年轻时的自己逆向而行。

真金死后,一些汉臣寄望于太子推动朝政改革的梦想也就此破灭。失去了皇太子的忽必烈,瞬间失去了奋斗的全部意义,再没有什么比晚年丧子带给他的打击更为沉重。

真金曾是他亲自选定的继承人,也是蒙古族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太子。他不在了,未来这个国家将交给谁呢?

年轻时慷慨豪迈、一路凯歌的忽必烈,在晚年却陷入了极大的悲凉。至今的谢世,政治决策上的挫败,让他变得消极、抑郁。

他一生好酒,但这时他已全然浸泡在酒中,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安慰。他似乎恢复了一个草原人的本性,也或许,他想念那片草原,想念身缠明亮的金丝腰带、奔腾呼啸的时光。

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忽必烈身边几乎没有了汉人。衰老、肥胖、失望、倦怠、酗酒,最终一起敲响了他生命的晚钟。

公元1294年,忽必烈在大都病逝,终年80岁。

作为骁勇善战的草原黄金家族的后裔,忽必烈有一种敏锐的战略家天赋,并借此取得了他的祖父成吉思汗所未能取得的成就,征服并统一了全中国。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坚守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即使在漫长的分裂时期,“中国”的观念依然经久不衰。忽必烈和大元,让中国的历史传统得以再次延续。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关汉卿(一)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忽必烈(一)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