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张居正和海瑞(一)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6538

讲中国故事

张居正和海瑞(一)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臣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上事君,下治民,是联结君和民的纽带。由于价值判断不同,他们选择了各自的为臣之道。在明代的文官集团里,就有两个极致的代表,一个叫张居正,一个叫海瑞。

他们是服务者,也是管理者;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很多流传至今的隽永的制度和规范,都来自他们的设计。

臣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职业。他们依附于君而存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他们又是有着各自思想与性格的人,他们的能力有大有小,品性有好有坏。由于价值观不同,选择不同,所言所行不同,他们在后世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到了明代,君和臣的关系发生了一次极大的变化。文官集团里,出现了两个极致的代表,一个叫张居正,一个叫海瑞。

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宫女刺杀事件后,明帝国的第11位皇帝朱厚璁(cōng)就很少上朝了。他不信任任何人,除了贴身的太监、侍卫,以及屈指可数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他几乎不见其他人。无论是儿子,还是大臣。他宁愿跟自己的猫待在一起。除此之外,只想修仙求道。

他的先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微的开国皇帝之一。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也是历史上最勤勉、最严苛的帝王之一。他要求,无论寒暑,皇帝每天都要上朝三次,不仅要接见大臣议事,甚至还要接见普通民众。只是,快两百年过去了,一切都在改变。

立国后不久,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并警告子孙,永世不得再立。强势的朱元璋不想让任何人、任何机构分走他的权力,他要亲自管理天下。

但这样一来,皇帝需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于是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秘书处的机构——内阁。内阁大学士代替皇帝阅读奏章,草拟意见,皇帝再把正式意见用红笔写下。最终,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批红”的部分审核盖印,下发执行。这个制度已执行了很多朝,但问题似乎也不少。

嘉靖皇帝朱厚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他心机很深,并且多疑。但是,治理国家总要用人,他选择了用大臣。大臣们整体素质好过太监。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读圣贤书,心中有对君臣之道的敬畏,这一点很重要。当然,还要看他们如何尽到臣子的本分了。

朱厚璁当皇帝的第一年,就跟大臣们有过一场激烈交锋。他原本是藩王之子,由于前任皇帝没有子嗣,所以选他继承了皇位。登基后,朱厚璁提出,讨论自己生父的尊号问题。多数大臣的意见是,既然朱厚璁已继承大统,那就不能再称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父母,只能自称“侄皇帝”,这让他极为愤怒。

而以张璁为首的新生代朝臣提出了另外的方案,建议尊孝宗为皇伯考,称生父为皇考,这是嘉靖皇帝想要的。双方斗争了三年,最后以皇帝的胜利告终,张璁一跃成为内阁首辅。此前,首辅与其他内阁大学士的实际权限差异并不大,因为嘉靖皇帝的倚重,内阁首辅逐渐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只是,首辅毕竟不是曾经的丞相,有实而无名。

此后的每一任首辅都应当小心把握权力的分寸,一旦逾越,将万劫不复。但在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内阁首辅成了明朝官场最炙手可热的位置。成为内阁首辅也是张居正的梦想,他一直在为此奋斗。只是奋斗到3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好像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公元1554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张居正以养病为由,请长假回到江陵老家。他的病是心病,自23岁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7年里,他燃烧了自己的全部热情。张居正的先祖曾跟随朱元璋起兵,虽然他这一脉已经远离军役,成为普通的耕读人家,但先祖以身报国的经历依然时刻激荡着他。

到曾祖父的时候,生活困顿,却仍不忘施舍穷人。张居正深受激励,很早就立下志向,愿做一张任人枕卧的草席,哪怕被屎尿污秽浸渍,也义无反顾。不顾个人毁誉,也要造福天下,张居正立的是一个成圣之志。为了这个目标,他选的是一条经世致用之路。

但他有点太着急了。获授翰林院编修的第一年,他就凭着一腔热血,上书朝廷,试图从官僚、军备、财政等层面对这个国家进行革新。

然而,嘉靖皇帝正忙着修道,内阁正耽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他们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份上书。因为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与张居正同年的进士杨继盛遭遇一百廷杖,并被打入深牢,他们共同的老师、内阁大学士徐阶却毫无作为。

年轻气盛的张居正感到大失所望。他决计,与其在朝中苟且,不如归于山野。张居正太年轻了,还不能理解老师静水流深的为臣智慧。也是因为年轻,他又怎么能甘心在江陵种竹养鹤呢?

就在张居正回家乡的前一年,公元1553年,会试再次落败的海瑞打算听从吏部分配,前往福建南平县任职。他已经40岁,不想再浪费时间。

即将步入官场,海瑞更加注重对自己的人格修炼。年轻时,他曾写下一篇《自警词》,时时鞭策自己。在这篇文章里,他假借神明,对自身进行灵魂拷问:入府县做官,得钱容易,还有华堂美女,会为此动心吗?在财帛世界,能像中流砥柱那样屹立吗?会不会趋炎附势,会不会欺世盗名?

他发誓,若犯了任何一条戒律,“不如速死”。有人嘲笑他在用圣人的标准自我标榜,却不知这就是海瑞一生不变的态度。

如果说张居正的志向是想改造出一个“更好的天下”,那海瑞的志向更像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海瑞的家乡在海南,这里偏僻蛮荒,远离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心,自古就是贬官的流放地。贬官大多是有气节的文人,他们为海南带来了文化传统,也用自己的风骨构筑了一座精神孤岛。海瑞和好友丘郊,就成长在这样的一座岛屿上。

丘郊,是被史学界称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邱濬的后人。祖辈的清名和显赫的家世,并没有让他弃绝农事。他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乐耕”。海瑞和丘郊二人时常在这里切磋学问,讨论做人的道理。

“必为圣贤,不为乡愿”,这是青年海瑞对自己的人生设定。乡愿,是指外表谨厚、实则伪善之人,被孔子称为“德之贼者”。海瑞决定,要用“德行”铺就自己的圣贤之路。

公元1553年12月,海瑞出任福建南平县教谕,这是主管教育的学官。上任第一年,海瑞心中严明的准则,就与明朝官场的风气产生了一次硬碰硬的对撞。时逢巡按御史造访学宫,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监察百官,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屈身跪拜,唯独海瑞岿然不动。尽管只是一名小小的学官,他的骨头比谁都硬。巡按御史阅官无数,但也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海瑞这样的人。他居然说,这里是教书育人的学堂,不是御史大人的衙署,怎么能下跪呢?

不认官场潜规则,只认太祖的清规戒律,这就是海瑞。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叫“刚峰”,他决心像山峰一样刚正。

曾经,他的道德之镜只检阅自己。如今,他开始拿这面镜子映照整个国家。这让海瑞顿时名声大震,但也因为如此,他成了明朝官场的另类。

蛰伏三年,对于像张居正这样清醒而自负的人已经足够了。曾经的挫折感早已消弭,三年时间,足够他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到达。他心中的意志坚定如山,现在,他只需要付诸行动。

公元1557年秋,张居正决意重返翰林院。几个月后,海瑞也有了一个更为正式的官职——浙江淳安知县。自此,他们几乎同时踏上了新的为臣之路。

公元1564年,51岁的海瑞升任户部主事。虽然官阶不高,但身在朝廷的中枢部门,海瑞认为自己看到了国家的深层危机。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都没有上过朝,这毫无疑问是“君道不正”。前首辅严嵩一党,历经十数年方被铲除,但吏治依旧腐败,这源于“臣职不明”。如此严重的问题,怎么能不去改变?海瑞感到无比愤慨。

为臣者,对下,理应全情为民、俭朴清廉;对上,即便忠言逆耳,也要肝胆赤诚。海瑞认定,臣子有责任说出自己必须说的话。明代的儒家弟子们对吏治的批评一向极为猛烈,即使因言获罪,也在所不惜。

二十多年前,“阳明心学”的弟子刘魁,就因反对嘉靖皇帝沉迷修道而上书。上书前,他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刘魁因此入狱四年,出狱不久,他就死了。

这样的人,在他之前,不胜枚举;在他之后,至少还有海瑞。所谓“文死谏”,这是士大夫的光荣。

16世纪中叶的大明帝国,是全球最大的政治实体,人口数量、领土面积、财富规模都是最大的。帝国治理需要人才。有一点,海瑞和张居正应该是一致的: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良臣。只是张居正觉得,“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而海瑞认为,“天下孰为重?德义为重”。

为了能让皇帝警醒,公元1565年,六品小官海瑞提笔写下一本《治安疏》。抱着必死的决心,他决定抬棺上书。这是嘉靖皇帝看到的最尖刻、最辛辣的奏疏,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直刺他的心。在这篇长达三千字的檄文中,海瑞历数皇帝的为政之失和为君之昏。他说,“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全天下的人认为你不对已经很久了。

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嘉靖皇帝的震怒不言而喻。他不等看完就大喊:抓住海瑞,不要让他跑了。当听说海瑞在上奏前已经为自己买好棺材后,他重新打开了奏本,不由得发出一句长叹,说道:这个人大概算是比干吧,只是,我不是纣王。嘉靖皇帝破天荒地没有惩罚海瑞,只是把奏书留中不发。但在几个月后,他还是气愤不过,下旨把海瑞关进了诏狱。

此时已升任内阁首辅的徐阶欣赏海瑞的忠勇刚直,在他的暗中保护下,海瑞幸免于死。

身在狱中的海瑞是平静的,甚至是欢喜的。他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结局,但他对自己坚信不移。如果母亲在身边,应该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海瑞四岁时父亲去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那是一位贤良而严厉的母亲,在海瑞很小时,就用《孝经》《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言传身教,为他构建了一片一尘不染的道德天空。海瑞没有辜负母亲的教诲。

半年多后,嘉靖皇帝驾崩,遵他遗诏,海瑞被释放复职。虽然皇帝至死都对海瑞的上书不以为然,但他和当朝群臣都知道,海瑞在道义上无可指责,帝国也需要这样的人。

嘉靖皇帝去世后,30岁的朱载坖(jì)继位,改年号为隆庆,公元1567年为隆庆元年。因为曾担任过朱载坖的王府讲官,张居正正式进入内阁。这是张居正重返翰林院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里,明朝官场变化很大。

他的老师徐阶,用韬光养晦的方式,在残酷的内阁争斗中保全了自己,当上了首辅。而张居正,也逐渐变成和老师一样的人,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谋事不在一时一刻,他不像年轻时那么急躁了。他清晰地看到,嘉靖皇帝在位45年,大明从兴盛滑向了迷乱。这个看似稳定成熟的国家,实则隐患重重。他看到了政府管理效率的低下,看到了各级官员的涣散,看到了军备的废弛,也看到了底层百姓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风潮中变为流民。

他决心改变这一切,但他也明白,此时仍需等待。回归官场以来,张居正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明代立国后,朱元璋把道德作为治国之本,视忠孝与敬天同等重要,这对后代臣子影响至深,海瑞便是祖宗之法的极力推崇者。张居正曾经和海瑞一样,认为“道民之术”在于学术教化。但渐渐地,他改变了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国家此时更加需要的是制度建设。

身为儒家文化体系下成长起来的臣子,张居正和海瑞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忠君”“爱民”。只是,他们在以各自笃信的方式,身体力行。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张居正和海瑞(二)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关汉卿(二)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