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明朝的民间图书(一)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6177

讲中国故事

明朝的民间图书(一)

南京城薄雾氤氲(yīn yūn)。这座六朝古都,也是明朝立国之初的都城。

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故事,已经轮番上演了一千多年。及至公元1639年,这里的水流街巷正四处弥漫着墨香和书香。

书生陈子龙来过南京多次,但此行无关风月,是有一件特别的事要办。他用6年时间,整理修订了老师徐光启的一部遗著。

南京是江南书坊的中心。陈子龙前来筹备出版的这部著作,名为《农政全书》。

在明朝,图书出版的手续极为简单,书籍税和笔墨税也取消了,坊间刻书蔚然成风。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了著书立说的机会,市井商贾、乡野村夫都成了书籍的消费者。

这些书,在民间创作,在民间刻印,在民间流传,如同风拂过原野,传播着四海八方的讯息。那些带着鲜活气息的新知的涌动,几乎贯穿了大明王朝的整个历史。

【明洪武十一年】(徐一夔之《始丰稿》

月的江南,春雨霏霏。杭州曾是南宋的国都,繁盛一时。元朝时,这里依然是国家的贸易中心。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惊叹它为“天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改朝换代的伤痛,在几度春风中,被时间一点点治愈。公元1378年,明帝国统一中国后的第11个春天,新的希望正在孕育。

5年前,徐一夔(kuí)被任命为杭州府教授。当时,教授是个低阶官职,从九品,一府学官之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他着力建起一套由下而上的学校体系,国家层面称为国子学,后又被改称国子监,在地方则设有府、州、县三级学校。这套教育体系直接与科举制度连接,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徐一夔的家乡在台州府天台县。他自幼跟随父亲读书,成年后在嘉兴、杭州一带游学。因为身体不好,特别是患有脚疾,这次来到杭州后,就很少离开了。

这一年,徐一夔接到一个任务:编修杭州府志。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决定走出书斋,认真看看这座城市。徐一夔知道,透过杭州城的景象,可以窥见国家发展的一个侧影。

出身寒微但强势专制的开国皇帝有自己的治国理念。朱元璋说过:“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穷而国独富安者。”他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并要求农田中要有相当的比例,用来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于是,全国棉花的产量大幅增长。这直接促进了纺织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手工业基础比较好的松江、杭州、苏州一带,杭州逐渐成为一个纺织工业中心。

距离徐一夔家不远,就有一间作坊,纺织机的声响时常引起他的兴趣。明朝以前,平民所穿布衣的“布”多是麻布,棉布直到宋末还是很珍贵的物品。现在,棉布的逐渐普及,不仅增加了帝国的税收,也让作坊主拥有了更多财富。

朱元璋并不喜欢商人,他在《资世通训》中曾这样写道:“经商之人,唯利是图,贪婪诈取者居多,公平交易者甚少。”但毕竟商人也是庶民。是庶民,就应该受到应有的保护。秩序要不断完善,国家要形成规范而高效的运行体系,最终官员廉洁勤政,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帝王高高在上的理想,而真实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徐一夔决定自己直接去观察,去体验。身为一个行走在民间的低级官员,书写是格外郑重的事。徐一夔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资料的搜集和考证是辛苦的,编撰志书是严谨而枯燥的。他用了8个月时间,勤奋不辍,最终完成了长达60卷的《洪武杭州府志》。

但这份洪武年间的官方文献遗憾地失传了。后人广为知晓的,是徐一夔在同一时期撰写的一部私人书稿——《始丰稿》,那是他将自己的297篇文章以及7首诗汇编而成的一套书。始丰,是他家乡天台县的旧名。这些文字,是他本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其中有一篇名叫《织工对》的文章,最为著名,那是一份采访笔记。

那个时候,我租的房子在杭州钱塘相安里,这里的有钱人会雇佣工人们织布。

每天深夜,就会听到一个人领唱,其他人也都跟着唱。歌声很欢快,唱歌的人都是织工。我常常会想,他们很快乐啊。

白天,当我路过他们织布的工场时,可以看到老房子里坐满了工人。四五具织布用的杼机,南北方向摆着。十多个工人手脚并用,在杼机上织布。看得出他们很专注,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我走进去,问其中一个说:我看你们工作很辛苦,做这些辛苦的工作,又有什么乐趣呢?

这个工人对我说:我的工作虽然辛苦卑贱,但是我在这做一天工,就可以拿到佣金二百缗(mín)。工场主管我吃穿用度,那我每天挣的钱就可以用来养家。这点钱虽然不够丰衣足食,但也不会饿肚子。我们一直都这样过的,也没想过别的,只知道认真做出好看的织品,大家也都喜欢。雇主把我们喊到一起干活,给我们差不多的佣金,我们就是雇佣关系,各取所需。下班后,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唱唱歌,似乎疲劳都少了很多。

徐一夔的这次采访,有人说记录的是丝织业发展,又有人说是对刚兴起的棉织业的实录,还有人说它透露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有新风吹来时,知识分子的视线不再只停留于庙堂之高,也开始触达江湖之远。

徐一夔为杭州,也为商业社会,保存了一份独特的样本。它充满细节,琐碎而生动。一本书,让后人得以真切感受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之后他再没有离开过杭州,继续教书传道、授业解惑。他希望学生们一生都能把道德作为形事的标准,而不仅仅是科举、做官、玩弄权术。那些,不是读书人应有的大志。

徐一夔对学生的殷殷期待,或许和明朝越来越死板的科举制度有关。和前朝不同,明朝将科考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文体规定为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许多读书人为求功名而逐渐放弃思考,脱离实际。

但在远离权力体系的另一端,如同徐一夔一样,行走在市井坊间、体察着世事变迁的人,却一直没有放弃过个体的书写和表达。他们的文字和思想,借由书籍流转传承,丰富了大明王朝多元并存的文化图谱。

徐一夔晚年的情况没有明确记载,有传说,他因为呈给皇上贺表中的一个字有歧义,被朱元璋杀了。但人们更愿意相信,徐一夔就是这样,在江南温暖滋润的似水流年里,往来于教室与街市之间,日复一日,渐渐老去。而世界的每一天,万物都在更新。

【明永乐十一年】(马欢之《瀛涯胜览》)

总有人会第一个感知季风和潮汐传递的讯息。15世纪到来的时候,有人开始创造新的历史。

公元1413年,距离明帝国大陆一千多公里外的南方海面上,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正在平稳地向前航行。

冬去春来,他们离开陆地已经数月,这是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们从未抵达过的远方。壮阔、瑰丽、多变的海洋,让人惊叹,并深深地敬畏。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出海。这个年轻人叫马欢,因为通晓阿拉伯语,他被招募为翻译。

明帝国的庞大舰队由40艘宝船组成,率队的是朝廷内官监太监郑和。这是他的第四次远洋航行。之前三次中,他带领船队一路南下,足迹遍及今天的越南、泰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被统称为“西洋”。这一次,他们决定走得更远。

有传闻称,这支舰队被明成祖朱棣赋予了秘密使命,前往海外寻找被朱棣夺位的建文皇帝。但这只是传闻。可以确定的是,舰队完成了宣扬明朝国威的使命,加深了与西洋各国间的了解。

明帝国的造船术和航海知识都领先于世界,足以支撑远距离、长时间的航行。郑和的船队载满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资,以换取西洋盛产的香料、染料、珠宝等产品。

翻译官马欢产生了一个念头,他觉得有必要记述下这“千载之奇遇”。虽然他只是“一介微氓”,但是,他的背后却是威名赫赫的大明王朝。

这是郑和下西洋中航程最远的一次。他们绕过阿拉伯半岛,把航线一直延伸到了非洲海岸。此后,马欢又跟随郑和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如此前无古人的壮举。在明朝的官方档案中却几乎没有记载留下来,郑和本人也没有著述。幸而有马欢用心记下的点滴,才让中国人在这个海洋世界的开篇所写下的浓重一笔,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汪洋中。

马欢将沿途见闻和感受草创成书,记述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人文、物产、风俗等情状,取名《瀛涯胜览》,并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修改定稿。

“瀛”指大海。马欢想要把这些奇妙的经历讲述给那些没有见过海外世界的人听。很多年以后,年迈的马欢还会时常忆起下西洋的经历。“高山巨浪岂曾观,异宝奇珍今始见。俯仰堪舆无有垠,际天极地皆王臣。”用明朝白话写成的《瀛涯胜览》浅白易读,背后却是一个新时代的惊涛骇浪。

1405年起,郑和奉朝廷之命,先后组织了七次远航,平均每次航时约为一年半。他们巧妙地利用海洋季风的规律,冬季出行,夏季返航,抵达了非洲东海岸以及红海沿岸,甚至更远。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航行范围之广,在全世界前所未有。他们所经过的海域,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了西方航海家的身影。

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线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这是全球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也是明帝国向外部世界发起的一次勇敢探寻。

1433年4月,郑和在第七次航行途中去世,明朝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戛然而止,但海洋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深刻连接的纽带。

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伟大的事迹,被一个小人物记了下来。世界正在变化,马欢记忆中永不磨灭的鲸波浩渺,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里,发展成为繁忙的新航线。在海上丝路的那一头,众多西方传教士即将启程。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明朝的民间图书(二)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张居正和海瑞(二)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