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067—北朝分立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2-02388

【中国通史】—067

北朝分立

——北魏王朝的土崩瓦解

政权并立,野蛮与文明并存;成王败寇,武将废帝自立;弱肉强食,能者上,弱者下;公平舞台,明君更强,庸君愈弱。历史在游离转换、分立更替中发展。江山多娇,层林尽染,看谁主沉浮。

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之后,一度出现兴旺发达景象,但从其子宣武帝开始,统治阶级生活日益腐化,徭役(官府分派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赋税日益沉重。到宣武帝之子孝明帝即位,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爆发震动朝野的六镇起义,敲响北魏统治的丧钟。在镇压起义中,手握重兵的军阀,迅速崛起,首先登上舞台的是尔朱荣。

尔朱荣(493年~530年11月1日),字天宝,今山西省朔州市、亦说山西省忻州市人,契胡族,北魏末年权臣,先人皆是部落酋长。他在镇压六镇起义中,网罗人才,不断壮大力量,迅速成为北魏动乱政局中一股不可动摇的力量。

尔朱荣,野心勃勃,一心成帝王之业,由此等待时机。当时,北魏朝政由胡太后把控,与其子孝明皇帝的矛盾日深。孝明皇帝密令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还政,后改变主意。不久胡太后毒死孝明皇帝,下诏立三岁的幼主元钊为帝,自己继续独掌朝纲。

尔朱荣知悉后,立元子攸(507年—531年1月26日,字彦达,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28年—531年在位的彭城王元勰第三子)为帝,史称孝庄帝。并以“入匡朝廷”为名,向洛阳进兵,沿途守军或叛或降,尔朱荣顺利入京。之后,他派人将胡太后及幼主沉入黄河,将朝廷各级官员二千余人全部杀害,以稳住根基。史称“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大权独揽,专横跋扈。孝庄帝对其行径忍无可忍,遂于公元530年在宫中明光殿设下伏兵,将其杀死。其侄子尔朱兆闻讯,在晋阳(山西太原的古称)起兵攻陷洛阳,杀孝庄帝,另立新帝。北魏成为尔朱氏的天下。其统治的残暴更甚于前。一时间,兵荒四起,民不聊生,特别是北方六镇军民起义,此起彼伏。到此,尔朱兆派部将高欢去解决六镇问题。

高欢,鲜卑名贺六浑,其家族为鲜卑化的汉人,出生于六镇兵户之家,家境贫寒。年轻时,曾担任过“队主”“函使”等下层小军官。公元525年,高欢投奔河北起义军领袖杜洛周,杜洛周失败后,又辗转投靠尔朱荣,献计献策,屡立战功,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助手。尔朱荣死后,高欢又与尔朱兆联手,消灭了忠于孝庄帝的纥豆陵步蕃,赢得了尔朱兆的信任。因而,尔朱兆便将六镇降众交给高欢统领。

高欢.jpg

高欢有了自己的队伍,势力渐大,于公元531年进军河北,正式与尔朱兆决裂。公元532年闰三月,双方大战于韩陵山俗名七里冈,在河南省安阳市东北,高欢以3万之众,大破号称二十万的尔朱军,尔朱兆逃遁。4月,高欢入洛阳,另立平阳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高欢取代尔朱氏,成为北魏的实际统治者。

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洛阳朝政,与孝武帝的矛盾日益激化。公元534年5月,孝武帝率轻骑直奔长安,投奔宇文泰。

宇文泰,字黑獭,祖上原是东胡的一支,东汉时,曾加入鲜卑檀石槐部落联盟,北魏灭后燕时归顺。后徒居六镇之一的武川镇。河北起义爆发后,宇文泰随其父参加了起义队伍,起义失败后,宇文泰随部迁移,后追随关西大将贺拔岳。高欢执政后,贺拔岳作为有实力与之抗衡的军阀,成为高欢的心头大患。公元534年2月,高欢施离间计,除掉了贺拔岳。关西军便奉宇文泰为主,继续与高欢抗衡。

孝武帝逃奔宇文泰之后,高欢于公元534年10月,拥立年仅11岁的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邺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史称东魏。

邺城遗址.jpg

面对逃难而来的孝武帝,宇文泰不过是想把他当作自己的傀儡,作为同高欢争雄的资本。两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公元534年12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到此,北魏灭亡,形成东西魏对峙的局势。

东西魏对恃.jpg

东西魏分裂之后,都希望吞并对方。中国北方再度燃起战火。双方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其中东魏围攻西魏河东据点的玉璧今山西稷山县西南5公里处白家庄村西之战,是南北朝历史上最艰苦的攻城战役。双方苦战五十余天,东魏军死伤七万余人,尸积如山,仍强攻不下,最后,因高欢病重才撤围而去。东西魏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年,给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公元550年,高欢之孙高洋废帝自立,建立北齐政权,史称齐宣帝。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取代西魏,自称周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原来东魏与西魏的对峙变成了北齐与北周的争衡。

北齐与北周对恃.jpg

北周主要占据关中、陇东地区,偏处西北一隅,经济凋敝,民穷病弱。力量远不及控制着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广大地区的北齐强大。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历史的天平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偏转。

北齐在历史上存在了二十七年,六易其帝,它统治的区域本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却由于地主经济的无限制发展,导致孝文帝时推行的均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离迁徙,户口失实,徭赋不均,兵源枯竭,军事实力逐渐衰落。北齐均田制的破坏,引发的是社会矛盾十分紧张,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统治集团内部又腐败贪婪,相互残杀,分崩离析。开国之君高洋更是肆行淫暴。后主高纬,宠爱冯淑妃,从来不理朝政。此外,胡汉之间的矛盾在北齐也十分突出。鲜卑贵族排斥汉臣,演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朝廷惨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齐境内的各种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灭亡近在咫尺。

六条诏令.jpg

反观它的对手北周,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宇文觉禅代西魏之前,其父宇文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他重用汉人苏绰,颁布了总结汉族统治经验的“六条诏书”。制定了计帐、户籍等制度,并对均田制和租调制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此外,宇文泰在军事上,还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府兵制。改变之前以鲜卑族为主的征兵策略,开始吸收汉人进入军队,充实自己的力量。新编的军队都由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统领,宇文泰在形式上,采取了鲜卑族八部的旧制组织军队,立八个柱国大将军,其中宇文泰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只是挂名。所以,实际统领府兵的,只有六个柱国。他们所带领的兵士,要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而且军士另立军籍,不再担负其他赋役。此举提高了士兵身份,改善了兵将关系,战斗力大为增强。

八柱.jpg

八大柱国的形成,对中国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八大柱国其实就相当于八个部落酋长,他们以府兵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简称关陇集团。

这个由胡汉结合的贵族集团,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左右着中国的政局,北周、隋、唐三代的开国皇帝都出自这一贵族集团。至于名臣良将,更是数不胜数。

公元560年,宇文泰第四子宇文(yōng)即位,是为北周武帝,他雄才大略,继续推行改革,摆脱鲜卑旧俗束缚,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注重农业,废除佛教,扩大府兵兵源,打击僧侣地主经济上的势力。周武帝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使北周国力显著增强。周武帝又善于运用外交策略,北结突厥(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是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名称。突厥于552年消灭柔然汗国,建立突厥汗国),南通陈朝,万事俱备之后,周武帝正式出兵伐齐。

周武帝时期.jpg

公元576年,周、齐决战平阳(今山西临汾),齐后主高纬率先逃跑,齐师军心大溃,一败涂地。公元577年,邺城陷落,北齐灭亡。就在周武帝准备“平突厥、定江南”统一全国之时,却突然病逝。一统天下的事业戛(jiá)然而止。

平阳战事.jpg

宇文邕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他却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萧文

上一篇:066—全盘汉化 下一篇:068—政教相争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