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065—草原之鹰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3-10-17728

【中国通史】—65

草原之鹰

——北魏的迅猛崛起

鲜卑族,是一个在北方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也是起源于和繁衍生息于中华大地上的、伴随着中原华夏族群生息与发展的、于秦汉时期从东胡分离出来的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它通过无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兴起、败亡、颠簸流离、复兴的往复的挫折与磨难,演绎着跌宕起伏的传奇;并在八王之乱、百年风云、金革之世等,中原大地上的各种政权交替更迭、割据势力层出、分分合合之大环境中,审时度势,败而不馁,伺机而动,顺势而为,建立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进而完成统一北方的伟业。结束北方150年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局面。成为自西晋丧乱之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转折。同时,实施灭佛、深入汉化改革、整顿内政、恢复社会生产、增强民力国力,缔造了北朝。谱写了一段浓墨重彩的中国历史。

鲜卑族拓跋部原本只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支。据史料记载,他们最早居住在今天黑龙江省嫩江流域,过着游牧生活。北魏皇族最早可以上溯至成帝拓跋毛,《魏书》称其统国三十六,即被推为三十六个部落的联盟首领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塞外草原出现了权力真空。拓跋氏借此机会逐步进入了之前匈奴控制的区域。到中原曹魏政权末年,拓跋部已经开始在云中(今天内蒙古托克托)一带游牧了。当时的鲜卑族和乌桓族都将头发剃去一部分,而拓跋部则将剩下的头发扎成辫子,因此被称作“索头鲜卑”

索头鲜卑.jpg

而这一时期,拓跋部已经发展到“控弦上马二十余万”的实力,但仍然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未形成国家。

公元338年,曾在石赵(即十六国的后赵,319年—351年,羯人石勒所建,故称石赵做过人质、受过十余年汉文化熏陶的拓跋什翼犍shí yì jiān ,在繁峙fán shì,今天山西浑源西)代王,开始效仿中原设置百官,制定法律,此时的拓跋部具有了国家规模。并于341年在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筑盛乐新城(代国都城),形成了固定的政治中心,逐步由游牧部族趋于农耕国家

前秦兴起.jpg

而此时,在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政权——前秦351年~394年,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它陆续击败了北方其他各政权,形成了统一北方的趋势,拓跋什翼犍的代国也岌岌可危。

公元376年,前秦王符坚挥军二十万人进攻代国什翼犍兵败北逃,后被庶长子shí,通“实”杀害,前秦乘势进攻云中,代国灭亡

代国灭亡后,什翼犍之孙拓跋珪先后依附独孤部匈奴的一个分支,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部落之一贺兰部(中国古代部落,又称贺赖部,依附于匈奴,是匈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落,贺兰山由此得名。此时拓跋部实力大损,看似又被打回了游牧部落。

淝水之战之后局势 图.jpg

但是,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即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号称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后,瞬间分崩离析。慕容垂约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小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即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开国君主、军事家,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建立后燕的同时,拓跋珪也于公元386年收集旧部,在今日内蒙古锡拉木林河重新打出了代国的旗号同年改国号为“魏”至此北魏政权正式建立

北魏的位置.jpg

借着自己是慕容垂的外甥拓跋珪的奶奶是慕容垂的亲姐妹,拓跋珪得到了后燕的支持,对抗鲜卑化了的匈奴族独孤部,北魏与后燕的联军在消灭了独孤部和贺兰部之后,拓跋珪成了塞外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那么,北魏政权如何进入中原了?

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共同的敌人消失以后,盟友就会变成敌人。北魏与后燕正是如此,慕容垂意识到日益崛起的拓跋珪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政权,同时又想通过劫掠拓跋氏的物资充实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向北魏发起了攻击,此时的拓跋部虽然建立了政权,实际上仍旧过着游牧生活,闻听后燕来袭,立即向今天的内蒙古伊克昭盟附近迁徙,挂帅出征的后燕太子慕容宝,出师五个月,仍旧不能与拓跋珪决战,只好撤军。结果拓跋珪率领两万精锐骑兵追击,大败燕军,坑杀了对方数万战俘,燕军精锐损失过半。年迈的慕容垂不得已,只好亲征北魏,拓跋珪仍然采取了退走不战的策略,任由燕军占领平城等地,最终,慕容垂因病班师,死于归途。趁着慕容垂病逝的机会,北魏凭借优势骑兵直入中原,兼并慕容政权拓展阅读《60岁的慕容垂,为何要帮15岁的拓跋珪复国?亲戚关系可没那么牢靠》

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即皇帝位。令人遗憾的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拓跋珪慢慢的开始贪图酒色,刚愎自用,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年仅39岁。统一北方的大业,始终没能完成。

拓跋珪被杀后,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北魏明元帝。只可惜拓跋嗣英年早逝,死时年仅32岁。不过,他在位14年,进攻宋国,取得胜利,攻占虎牢关,辟地三百里,在北魏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为他的儿子拓跋焘tāo最终完成北方统一,打下了基础

拓跋焘,北魏太武皇帝,他继位时,北方地区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特别是北方的柔然不断侵犯北魏边界,南方的刘宋政权也是虎视眈眈,为了实现统一北方的宏伟大业,拓跋焘继位后,开始频频征讨,开始一系列军事活动。他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柔然。柔然也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强大后,经常骚扰北魏边界,拓跋焘认识到,如果不征服柔然,它就会牵制北魏的力量,使其无力征服其他割据政权。所以,公元424年,拓跋焘不顾太后和众多大臣反对,亲率大军讨伐柔然,大胜而归

第二年,又再次兴兵讨伐,柔然可汗大惊失色,率众北逃。这两次讨伐,虽然没有给柔然致命的打击,但是却使得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后拓跋焘继续对柔然用兵,共进行了13次征讨,柔然在多次重创之下,一蹶不振,走向衰落。与此同时,他又灭了夏国、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

公元439年,他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中原15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北魏初期,百官没有俸禄制度,各级官吏侵夺公私财物的现象特别严重,官吏的横征暴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源之一。为此,拓跋焘多次下令严厉制止,并通过巡查了解官吏的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绳之以法。所以,拓跋焘统治时期,很多官吏勤于政事,客观上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他还废除了北魏原来律令中比较野蛮残酷的刑罚,吸取汉族封建律令,进行修订。经济上也仿照汉族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思想上倡导儒学,崇尚文教。

他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灭佛”。

公元446年,拓跋焘在镇压盖吴起义时,来到长安,其随从发现寺院内藏有武器,遂报告拓跋焘。经搜查后,又发现很多脏贿之物,拓跋焘大怒。原本就对佛教盛行不满的拓跋焘下诏灭佛。“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此举将灭佛推向高潮。由于佛教势力发展特别快,佛教徒大量增加,使国家所控制的户口相应减少,财政收入也大大减少,大批的寺院佛塔等的兴修,又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这给北魏的统治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和影响。所以,拓跋焘灭佛是很自然的事情。通过灭佛,促进了北魏皇权化的进程,对中国佛教哲学理论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是这样一个东征西伐,为北魏的强大作出重大贡献的皇帝,晚年却因脾气暴躁,杀戮过多,死在一个宦官手中。幸好,太武帝所创造的赫赫伟业,并没有随着他的绝俗离世而滑落。他的子孙继承祖业,继续推进北魏不断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拓跋弘。

拓跋弘是拓跋焘的曾孙,他虽然在位时间只有6年,但是却充分显露出了超人的才能和魂力,他大力推行改革,整顿内政,增强国力,四处征讨他在位期间,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只可惜,因为他与冯太后之间的矛盾日深,在18岁时,被迫把皇位禅让给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拓跋元宏。5年后,被冯太后毒杀。他虽然没有完成创造一个清明安定的天下的夙愿,但是,他为后来孝文帝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颗颗明星从天空划过,照耀了整个北魏,成就了北魏的丰功伟绩。这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反映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北魏,这个顺势而生的北方政权,还将继续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华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月

上一篇:064—南朝更迭 下一篇:066—全盘汉化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