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061—八王之乱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3-10-05503

【中国通史】—061

八王之乱

——西晋的皇室内乱

西晋,一个结束分裂战乱的统一王朝,一个仅仅维持了五十余年的短命王朝。在“昙花一现”之后,又重新陷入了数百年的战乱之中,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感慨与叹息。

西晋统一后,政局趋于稳定,百姓却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豪强贵族占据大量土地,肆意压迫农民。

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制定了“户调式”的经济制度。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其中,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保障贵州官僚们经济特权的制度。同时,限制贵族、官僚、地主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但是,贵族官僚们却隐田不报,根本不能起到限制作用。

注:品官占田荫客制是西晋初年晋武帝为解决土地问题提出的保障贵族、官僚的经济特权的制度,也在名义上限定贵族、官僚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以制止土地兼并和隐瞒户口。实际上对于贵族、官僚的占田和荫客不能起限制作用。

在政治上,晋武帝认为曹魏之所以被取代,主要是由于皇族子弟无权,于是晋武帝先后分封了二十七位同姓王,允许宗室诸王掌控军队

司马氏诸王在掌握武装力量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结交封国内的士族高门。于是得到了士族的支持,这样宗王们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个人声望都受到了朝野瞩目。

晋武帝认为,有了众皇族子弟的支持,司马氏的统治便可以固若金汤。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继任者晋惠帝愚弱无能,根本无力控制朝廷局面,诸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纷纷起兵,把西晋推向了覆灭的边缘。

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司马衷继位,即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以昏庸无能而著称的皇帝。当时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外戚杨骏,他是惠帝的外祖父,杨太后的父亲。

注:司马衷(259年-307年1月8日),字正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5月16日 —307年1月8日在位),晋武帝司马炎嫡次子,母为武元皇后杨艳。泰始三年(267年),册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正式即位。不能任事,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谋害杨骏家族,掌握实际大权。八王之乱时,赵王司马伦篡位,以为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的孟津县平乐镇翟泉、金村一带)。受到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被东海王司马越迎回洛阳。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日(307年1月8日),去世,时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惠,安葬于太阳陵,位于今河南洛阳。

八王之乱之各王区位图.jpg

杨骏骄横跋扈,排挤当时声望极高的汝南王司马亮,引起了宗室皇族的不满。惠帝虽然软弱,但他的皇后贾南风却是个心狠手辣,并有着强烈权力欲的人。贾皇后也无法容忍杨骏专权,她秘密派人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他们进京讨伐杨骏。

注:司马亮,“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字子翼,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汝南王。魏太傅司马懿第四子,大将军司马师与相国司马昭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

贾南风256年-300年,字南风,晋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晋初大臣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

司马玮,“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271-291年,字彦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楚王,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审美人 。咸宁三年(277年),初封始平王,起家屯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册封楚王,出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晋惠帝继位,迁卫将军、北军中候、侍中、太子少傅。

元康元年即公元291年,楚王司马玮率军进京,令四百禁卫军包围杨骏府邸。这位权倾一时的当朝太傅,在自家的马厩中被杀。接下来贾后命汝南王司马亮辅政,但贾后忌惮深得人心的司马亮,所以她又假借皇帝的名义,令楚王司马玮杀死了刚刚成为辅政大臣的汝南王司马亮

后又听从张华的建议,诬陷楚王司马玮矫诏杀人,将其处死,从此以后,西晋开始了贾后独揽朝政的时代!

注: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

贾后专政,滥用权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张华因出谋划策有功,得以进入中央的中枢核心。

张华为当世名士,威望很高。也幸得张华尽心尽力辅佐朝政,才使得贾后专政期间,朝政相对稳定。对于专权的贾后,张华曾作《女史箴》试图劝贾后。贾后虽然暴虐,但却并未加罪于他。贾后成为晋帝国实际统治者之后,就将太子司马(yù)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

注:司马遹(yù),278年~300年4月27日,字熙祖,小字沙门 ,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时期宗室,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之子,母才人谢玖 。司马遹自幼聪慧,颇有司马懿的风格。初封广陵王,长大后,不修德业,奢侈残暴。爱好算卦巫术,忌讳颇多。太熙元年(290年),其父司马衷继位,司马遹被册立为太子。不久遭到皇后贾南风贾谧等设计谋害,被废为庶人,并先后囚禁于金墉城和许昌宫。永康元年(300年),为小黄门(宦官)孙虑所暗害,时年二十三岁。贾南风倒台之后,朝廷下诏追复司马遹太子名位,赐谥愍(mǐn)怀,葬于显平陵。

公元299年,贾后诬陷太子司马遹谋反,欲将其赐死。但因张华等人坚决反对,贾后无奈只得将其废黜并幽禁起来。此举使得朝野上下群情激奋,相对稳定的政局再也无法维持,更加混乱的政治风暴即将来临。

本与贾后同流合污的赵王司马伦司马雅串通,准备废黜贾后。但是,他的亲信孙秀(三国两晋时孙吴宗室、将领。三国吴帝孙权侄孙)却提出了一个一石两鸟的毒计:先借贾后之手除掉太子,然后借为太子报仇,名正言顺地废掉贾后。而太子一死,再没有人能威胁司马伦的地位了。司马伦大喜过望,他将朝廷大臣准备重新拥立太子的消息透漏给了贾后。贾后立刻派人杀了太子。然后,司马伦联合梁王司马肜和齐王司马冏起兵,废黜并杀害了贾后。司马伦自任持节大都督、相国辅佐朝政,成为西晋实际的统治者。

    注:司马伦,“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生卒?-301年,字子彝,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人。司马懿第九子,其母为柏夫人。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 西晋宗室,赵王。

司马雅,西晋右卫督。曾在太子宫任职,公元300年,因太子被贾皇后杀死而为太子报仇,与许超、士猗阴谋罢黜贾南风(惠贾皇后),通过孙秀联络司马伦政变成功。

司马肜(róng),?~302年,字子徽,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梁王,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母为张夫人。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司马伦篡位后,拜太宰、丞相,主持朝政。司马伦失势后,他首先上表弹劾,导致司马伦被杀。晋惠帝复位后,拜司马肜为太宰、司徒、宗师。

司马冏,“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生卒?~302年,字景治,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齐王,晋文帝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 ,晋武帝司马炎之侄,晋惠帝司马衷之叔伯兄弟。

八王所在谱系系位.jpg

永宁元年,即公元301年,司马伦篡位成帝晋惠帝被尊为太上皇。这一称号违反通识伦理,因为按照家族辈分,司马伦是晋惠帝的叔祖。司马伦篡位后,镇守在四方的宗室诸王——齐王司马冏 jiǒng、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óng)等人起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

晋惠帝复位后,齐王司马冏入朝辅政,为了长期掌握朝政,于是立八岁的清河王司马覃为太子,自己则为太子太师。太安元年,即公元302年,野心勃勃的河间王司马颙接受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即今甘肃省临洮县人。西晋时期大臣,官至龙骧将军,最终为长沙王司马乂所害)的建议,上奏惠帝要求罢黜齐王司马冏,代以宗室中声望极高的成都王司马颖辅政。并要求长沙王司马乂sī mǎ yì讨伐齐王司马。当时齐王司马冏的实力远在长沙王司马乂之上。河间王的本意是想借齐王司马之手杀掉长沙王司马乂。这样,他就能以此为借口讨伐齐王司马冏,自己辅政。不料,长沙王司马乂居然率兵齐王司马冏,并且杀了司马冏,掌握了政权

注:司马覃,295年~308年,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长子,晋惠帝司马衷之侄,西晋宗室大臣。司马覃初为清河王世子,司马遐死后,袭爵清河王。太安元年(302年),皇太孙司马尚去世,晋惠帝立司马覃为皇太子。此后,司马覃屡遭废立。永嘉元年(307年),度支校尉陈颜等谋划再立司马覃为皇太子,结果事情泄露,司马覃被囚禁在金墉城。永嘉二年(308年),司马覃遭东海王司马越杀害,时年十四岁,以平民礼节安葬。

司马颙,“八王之乱”主要参与者。生卒?~306年,字文载,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兄弟,晋惠帝司马衷之叔父,西晋宗室,河间王。

司马颖“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生卒279年~306年,字章度,河内温县西南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母为程才人,西晋宗室,成都王。

司马乂,“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生卒277年~304年3月19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异母兄弟,母为审美人,西晋宗室,长沙王。

太安二年,即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颙令部将张方领兵七万直奔洛阳。同时,成都王司马颖率军二十多万进攻洛阳。长沙王司马乂被晋惠帝任命为大都督,进行迎击。至次年正月,张方等仍然不能攻破洛阳。就在他们准备撤军之际,在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突然发动兵变,把长沙王司马乂囚禁了起来。这样一来,成都王司马颖掌握了朝廷的权力。他返回邺城,遥控中央,并自立为皇太弟,成为惠帝的继承人

注:张方,?~306年,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西晋时期名将。身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司马颙,迁兼振武将军。八王之乱时,为司马颙前锋,讨伐齐王司马冏。齐王司马冏战败后,受命与成都王司马颖共讨长沙王司马乂。太安二年(303年),率精兵七万自函谷关入河南洛阳,会同陆机所部共约三十万众,同司马乂军展开大规模决战。攻克洛阳后,司马乂烧死。荡阴之役后,纵兵大掠,挟持晋惠帝及司马颖前往长安,受封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西进关中。张方奉命往讨,屯兵灞上,司马颙听信参军毕垣之谗,将其杀死。

司马越,“八王之乱”的主要参与者。生卒?~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东海王,惠帝至怀帝时期权臣。

成都王自立为皇太弟后同样骄横跋扈,任人唯亲,令朝廷内外大失所望。永兴元年即公元304年7月,东海王司马越与左将军陈眕zhěn聚众十余万,奉诏讨伐成都王司马颖,被司马颖击败,随即惠帝被俘虏到邺城。同时,王浚联结司马腾、鲜卑段务勿尘辽西郡石城县即今辽宁省建昌县人,鲜卑族。西晋时期段部鲜卑首领,前任首领段乞珍之子。称臣于西晋,成为幽州刺史王浚女婿和乌桓(乌丸)羯朱(羯族)共同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在击败来阻击的王斌、石超后,近逼邺城,司马颖被逼挟持晋惠帝逃往洛阳。张方率一万多人到芒山迎接。

注: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承袭博陵郡公,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迁东中郎将、许昌镇将,参与毒杀太子司马遹,迁宁北将军、青幽二州刺史。长期驻防北方疆土,镇抚北方边族。永兴元年(304年),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军事实力逐渐强大,迁骠骑大将军、幽州都督。晋怀帝即位后,授司空、乌丸校尉。永嘉五年(311年),汉赵攻陷洛阳,永嘉之乱爆发。王浚面对天下无主,萌生不臣之心,又与段部鲜卑交恶,势力逐渐衰弱。建兴二年(314年),陷入后赵石勒圈套,兵败被杀,时年六十二岁。

到洛阳后,张方拥兵自重,掌握政权。在对洛阳进行了三个多月劫掠之后,挟持惠帝司马衷、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和豫章王司马炽等返回长安。到了长安后,河间王司马颙废皇太弟司马颖,立了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7月,东海王司马越以张方挟持惠帝为由,又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河间王司马颙企图与东海王议和,于是派人暗杀了张方,把张方的首级献给了东海王司马越。可惜,司马越拒绝了司马颙的议和。这年5月,司马颙兵败逃往太白山。

光熙元年,即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把晋惠帝迎回洛阳。于是,大权落入了司马越手中。公元307年,晋惠帝死后,司马炽被立为皇帝,改年号为“永嘉”

经过长年混战,西晋诸王相继败亡,战争也暂时告一段落。

八王之乱七个王死亡.jpg

在这场长达十六年的混战中,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位宗王轮番参与进来。进宫廷政变逐渐升级为战争。诸王军队到处烧杀抢掠,人民饱受荼毒,民生凋敝。诸王为了在战争中获胜,不惜引狼入室,借助当时已经逐渐壮大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为后世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这一段司马氏诸王为争夺势的混战,被后世史家称为“八王之乱”。

东海王司马越虽然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但他面对的是西晋国力耗尽,人民流离失所,满目疮痍的残破局面。这种局面他又能维持多久。

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渊率军队攻陷长安,西晋宣告灭亡。

此后,神州大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之中。匈奴、羯、氐、羌、鲜卑先后入主中原,战火绵延不绝。但是,在战火的阵痛中,汉族和各地的少数民族也有了更多的接触,一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如冰底的暗流、悄无声息却不可逆转地运行着。

编辑/小月

上一篇:060—分久必合 下一篇:062—百年风云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