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中国故事之始皇帝与李斯(二)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3-18530

讲中国故事

始皇帝与李斯(二)

——大一统国家的诞生

他叫喜,生于公元前262年,秦国人。秦军伐赵时,他曾参加过许多次血肉横飞的战场厮杀。退役后,他成为秦帝国安陆县一名普通公务员,掌管文书。

安陆县距离都城咸阳很远,但这里的人们同样能感受到帝国的万象更新。这个叫“喜”的地方基层小吏,把他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了文书里。他勤奋、细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借着微弱的烛光,在竹简上工整记录下当天的工作笔记。他总共写了53枚竹简,共550字,合称为《编年纪》。

秦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喜见到了巡游中的始皇帝。他在竹简上记下四个字,“今过安陆”。

在平定六国、统一天下的第二年,始皇帝就开始了他待望已久的计划——巡游天下。他的权力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他要亲自去感受自己开创的帝国盛景。

喜见到始皇帝的这一年,始皇帝正在进行他的第二次巡游。为了申张帝国意志、宣扬威德,为了考察军事和政务,始皇帝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等地,东到山东沿海,并在多地留下刻石,表彰自己的功德。此外,他又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惯例,前往泰山封禅,祭告天地,始皇帝成为实践天子四方巡守思想的第一位帝王。

完成了对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全部改造,始皇帝终于可以用一把而不是七把尺子丈量他的国土,用一种而不是七种文字下达他的号令。他享受着作为历史创造者的无上荣光,以及似乎终于到来的四海生平。

“宣众卿进殿。”公元前213年,泰山封禅的六年后,又一次巡游归来的始皇帝心情很好。他在咸阳宫摆设酒宴,70位博士上前献酒颂祝。

博士是掌管书籍、通晓史事的官员,他们歌颂始皇帝平定海内、建立郡县的壮举,其开创和平、免除战祸的功德必将传诵万世。此时的秦帝国,严厉而强硬的各项律令正被下发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中央集权的效果正在全面显现。

郡县制的施行和全国道路的修筑相得益彰,各地区的民众渐渐习惯于统一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最初的强制执行已经转变为自觉遵守。一切都在始皇帝的掌控中向前运行,他的帝国生机勃勃。

可就在一片歌颂声中,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位名叫淳于越的博士站出来,直言道:不遵循以前的制度风俗,政权是不能长久的。他请求始皇帝以古为鉴,恢复周朝分封制,巩固疆土。秦朝成立前,淳于越曾经是齐国博士,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熟稔的认知。

尽管法家是秦崛起的利器,但始皇帝在建立秦朝后,并没有独尊一家,而是继续接纳了许多士人,博采众家之长。于是,各种不甘于渐次平淡的思潮在秦帝国暗流涌动。

淳于越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提出了复古的要求,但这个声音一旦发出来,就不可能代表他一个人。在始皇帝听来,这是对帝国政治根基的挑战。

很快,这次讨论发酵成一次大规模的关于政体和文化的观念冲突。始皇帝把淳于越的意见交给群臣议论,李斯起身反驳。

“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夏商周的制度也不相因袭,可是,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方法治理好了国家。这并不是他们有意要和前代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变化了。当今陛下开创大业,建立起万事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愚钝的读书人所能了解的。”

这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意见,更是治国理念的冲突。冲突背后,隐含着新与旧的道路选择,开天辟地的始皇帝必须要做出选择。

“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皆出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该致力于农业生产,读书人则学习法令刑禁。现在这些儒生,不学今而效法古,以此否定当世,惑乱民心。臣请求陛下下令,让史官把秦国以外的史书一律烧毁。”

李斯坦陈了自己的想法,非常时期,就事论事,莫不如严禁百家学说,统一意志,强化法家思想,树立中央集权的威信,彻底断绝一切复辟与倒退的念想。

始皇帝明确表示支持,下诏要求各地烧毁《秦纪》以外的六国史书,以及《诗》《书》百家诸子著作。所焚之书,限在30日内烧毁,谈论《诗》《书》者处死。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急弯,由秦朝初期试图以人文道德、经书文学融入法家的治国之道,迅速演变为禁忌诸子之学的文化专制。那个曾经灿烂飞扬、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一天被终结。

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一年后,始皇帝耗费巨万财富豢养的方士,不仅没有求得仙人不死之药,反而在背后对他大加愚弄嘲骂。震怒的始皇帝亲笔圈定四百六十余人,下令活埋。

尽管事件的导火线并非真正的儒生,但“坑儒”还是被后人和“焚书”联系在一起,成为始皇帝身上一个抹不去的标签。

始皇帝对权力的追求已经到达一个新的阶段,自完成统一大业时起,始皇帝就着手制定开疆拓土的宏大战略。秦帝国全线出击,南征南越,北击匈奴,持续开拓边远地区,奠定了中央集权主导下的中国疆域基本格局。

与戎马征战并肩而行的,是帝国一系列浩大工程。不满足于咸阳宫的现有规模,始皇帝开始在渭水之南开辟土地,修建他心中的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与此同时,公元前246年就开始修建的骊山陵墓工程正在接近尾声。为解决军队后勤供给问题,始皇帝下令,在今天的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灵渠。

北逐匈奴的同时,始皇帝征发徭役,修复并连接原秦、赵、燕御敌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修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

秦帝国北方边境多是高寒荒芜之地,防御工程又多在崇山峻岭之间,施工条件极其恶劣。尽管如此,由各地征召来的四十余万民工,还是马不停蹄地开赴塞外。

后人享受到了那些公共工程的恩泽。但在当时,所有的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国力所能承受的极限。江淮一带的住民会被派到北京以北的渔阳地区,两千多里的路途,百姓苦不堪言。

而这些大规模的工程耗资靡费,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原来征收十分之一的田租很快增加到十分之五,甚至更多。徭役赋税的负担,几乎到了把民众压垮的地步。

在秦帝国爆发式的辉煌中,晚年的李斯也抵达了人生的高点,他被始皇帝拜为丞相。他用尽一生,位极人臣,成为帝国政府中仅次于皇帝的当权人物。

李斯隐隐担心,那些劳民伤财的举措会为这个国家埋下祸患,但他更愿意相信帝国的强大。对始皇帝来说,身后的庞大陵墓,生前的奢华宫殿,他想要的一切都触手可得,似乎只有死亡才能威胁到他了。

始皇帝日渐沉迷于求仙,希望能长生不老。他想和这个以他为独尊的帝国一起长生不老,他始终充满天地激荡的自信。

公元前210年,50岁的始皇帝意外死于出巡途中。在皇位继承权的争夺战中,李斯做出妥协,违背始皇帝遗诏,另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李斯感觉到自己老了,他会时不时想起反对他意见的老师荀况,想到死于他手中毒酒的同学韩非。年富力强时,他很少会想这些。

仅仅两年后,秦二世将李斯投入监狱。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斩处死,他的家人也被悉数诛灭。李斯从荀况那里扬弃继承的思想,从韩非那里吸收的“法”“术”“势”,推动了秦朝统一,却也加速了秦朝灭亡。这和他个人的命运如出一辙,而这命运仿佛是韩非所言帝王之术的现实投射。终其一生,以权术服务于帝王的人,只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

一年后,公元前207年,秦帝国无可挽回地崩溃了。那些曾经高张的、华彩的、铁血金戈的、气宇轩昂的都瞬间陨灭。

尽管作为一个朝代,秦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犹如一颗非凡的巨星,燃烧后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烙印。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中国就成为一个长期延续的政治体。此后虽有分合,中国的核心部分总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体,而且文化与经济的共同体也依附于中国这一政体上。

有人说,评价秦帝国,只需要一张中国地图,或者一本汉字字典。那时候的中国人,带着朝气,凛然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他们展现出积蓄已久、突然迸发的浩大的精神力量,竭尽全力地创造了一个从此生生不息的大国。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

上一篇:中国故事之刘 彻(一) 下一篇:中国故事之始皇帝与李斯(一)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