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故事
赵佶之“赵宋之世”(二)
虽然打下江山的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但五代十国之乱,让他对武人当政极为警惕。他的弟弟赵光义接任皇帝后,进一步确立文官政治,宋朝就此走上了“重文抑武”的道路。
赵佶更是一个禀赋纯粹的文人,他尤其关心这个国家的精神建设。重视文治的宋朝,在立国之初就降低了科举考试的门槛,科目也更加多元,并加强了对舞弊行为的监管,创立了复试制度,推行殿试制度。一旦及第,就可以直接出仕为官。
王安石新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教育。他建议医学、算学等技术课程要在国子监的管理下进行,目的是提高专业化教育的标准,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赵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加雄心勃勃、也更加系统的学校制度,园林设计、建筑、音乐、诗歌、图书编撰、印刷术等等专业都被纳入。当然,还有他所钟爱的绘画。赵佶想要把所见所想的一切美好都绘成图画,传于后世。
他设立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招收了一批隐藏于民间的英才。其中有一个十多岁的青年学生,名叫王希孟。进入翰林画院后,王希孟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宫廷里有数不清的历代画作珍品,他第一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并细细品味和临摹,那是皇帝赵佶的收藏。
他也可以反复练习绘画技巧,画院会为他不限量地提供昂贵的颜料,以及丝帛、屏风和装裱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同学们会接受3年的系统培训,课程包括宗教、艺术、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建筑。此外,还要学习古代辞书,如《说文》《尔雅》中词源学的知识,以打下良好的书法功底。
因为书画院的掌管者赵佶认为,绘画者应该对自己所绘的场景和人物有深入的认知,然后再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同诗人创作诗歌一样。
绘画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它蕴含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画家绝非机械的匠人,他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王希孟就这样,在线条与色彩的海洋里遨游。
后世对这位画家几乎一无所知。关于王希孟的唯一信息,源自蔡京在他画作上的几句题跋,大意是:王希孟,十八岁,曾经是画院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文书库工作。在此期间,多次向皇帝献画。虽然赵佶对他的绘画水平并不太满意,但念其勤奋刻苦、坚持不懈,认为“其性可教”,尚有慧根,决定亲自加以指点。
十八岁,是王希孟完成画作的时间。见到赵佶的时候,他应该还要更年轻一些。一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门生,自然是极大的殊荣。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能有机缘投身一次全情的创作,更是命运莫大的眷顾。
赵佶发现了王希孟的天赋,王希孟听懂了赵佶的梦想。历史给了这对君臣,或者说师徒,一个相互成就的机会。赵佶希望王希孟绘制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画作,在这幅画中,既要有北方山水的雄奇巍峨、浩荡无边,也要有江南仙境般的云雾溟濛、小桥流水,更要有人在画中游。
这幅画还应该有音乐一般的动人旋律,以及世人不曾领略过的色彩。它是赵佶想象中的大宋气象。它将是壮丽的,也是细致的;是写意的,也是写实的;是绚烂的,也是古朴的。这样的画,存在吗?
后世并不清楚赵佶究竟传授给了王希孟什么,但一定不止于笔墨技法。毫无疑问,他将自己清晰的艺术主张,完全地赋予了这个学生。他的审美、他的态度、他的眼界和他极致的追求,正是这幅画作的灵魂。并没有经过太久的等待,半年后,公元1113年4月,一幅十二米长的巨作完成了。
赵佶把心中所愿交付给了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而王希孟则用天才般的领悟力、充沛的雄心和笔力,加倍回报了给予自己信任的帝王。
这天赐的青绿两色,并不是对真实山水的简单描摹,这是王希孟充满精气神的青春,更是赵佶心中的无限江山。跨越千年,依然美得光芒万丈。它是献给一个时代的,又是万古长存的。
这幅画被后人命名为《千里江山图》。只是,画中有江山,江山真如画吗?此后,历史中不再有王希孟的任何记载,他也不再有其他画作传世。他如同谜一般地出现,又消失了,似乎他来这人间一趟,全部的意义只在于这一幅画。
赵佶曾说:“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唯好画尔。”
宋朝时,因为禅宗的不断发展,佛教与士大夫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逐渐走向世俗化。而赵佶本人,则对道教更为推崇。
无论佛教禅宗还是道教,都侧重于心性修养的内省,宋的美学风格即缘此而来。一定程度上,宋代继承了魏晋风骨,更多寄情于山高水长、云淡风轻,题材也从唐代的偏重人物转换为更重山水、花鸟。中国美术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自此开始形成特色,并逐步走向全盛。
在画院里,赵佶经常给学生们开题考试。有一次,他要求用“竹锁桥边卖酒家”一句来作画。最让他满意的答卷是,画中没有酒馆,只有一根挑起酒联的竹梢,在竹林掩映下若隐若现。还有一次,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用视觉表现香气是个难题,但有一位学生画了几只蝴蝶,飞舞着追逐马蹄。
赵佶喜欢这种高级的趣味,能以诗入画,把思想转融为画的意境。同时,他也喜欢高度写实的作品,能准确捕捉实物的特征,惟妙惟肖。
赵佶的这些美学观,包括他所喜爱的用冷色调呈现出的淡雅和拙朴,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赵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将会是他世世代代不被遗忘的贡献。
到翰林画院学习的人,有六个专业方向可以选。
传统界画一门,专门描绘建筑和市井,通常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方法,要求有规范严谨的造型,所以选学的人并不多。其中有一个学生,名叫张择端。
张择端创作的传奇画卷,名为《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画面,生动的气息迎面而来。沿着水路从郊野进京,河道、船舶、街巷、客栈、酒坊、茶寮,各行各业,忙碌的人,活泼的生活,甚至连风在河里吹起的一道波纹,都被精工细笔一一呈现。
这幅长528厘米、宽24.5厘米的绢本长卷,用墨线勾描,精准绘制了清明时节开封汴河两岸的热闹景象。后世将其奉为神作,认为它高简苍劲、超妙入神。但是在当时,赵佶并不以为然。
或许是因为画中场景于他而言,只是寻常,并不新鲜。或许是画中少了他所钟爱的高远意境,也或许是单调的墨色不如青绿色那么漂亮。总之,这幅画没有被赵佶收录进他亲自主持编撰的《宣和画谱》之中。
而后人却得以从《清明上河图》中观察到历史的细节,品读出当时的文化,感受到人的精神气质。
绘画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时代留给后世最直接的印记。据说不久之后,张择端就病逝了。跟王希孟相似,张择端的身世扑朔迷离,生卒年代不详,平生际遇不详。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十字的孤证,但他把宋代的样貌永远地留了下来。
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大雨刚毕,天际出现一抹从未见过的色彩,美得动人心魄。睡醒后,他下旨命令工匠烧制一件瓷器,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拥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赵佶为这个颜色取名——天青色。
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交付给了河南汝州的匠人。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汉代时,瓷器的烧制工艺已经成熟,多以青瓷为主。南北朝时期出现白瓷,唐代则出现了艳丽的三彩。到了宋,赵佶的独特审美,带来了新的创造。在未来,瓷器会成为中国的象征。
赵佶如愿以偿,而且,还有意外的惊喜。没有任何纹饰的瓷器表面,布满细微的裂纹。这些裂纹交织叠错,如同花瓣一般散开。于是,裂纹成了花纹,无声的器物仿佛有了生命,有了变幻无穷的绽放,以及绽放时的声响。本是烧制过程中无意的缺陷,却变成了无法复制的美,赵佶最懂得美。
一生执着于美的赵佶,亲历了漂亮的大宋,见到了漂亮的画作,写出了漂亮的瘦金体,烧制出了不可方物的天青色。或许,他真的可算是“天下一人”了。
只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眼前的一切如瓷器般精致,也如瓷器般脆弱。
在美梦中惊醒,是极痛苦的。身处五国城的赵佶很少埋怨,对于他和他的同行者,此刻的一切都是悲剧,是耻辱。一旦把痛苦说出来,似乎就是在推卸责任,指责旁人。赵佶不想这样,这个结果只能由他自己来承担。
他错用了像蔡京那样的奸人,巧言令色,窃弄国柄,荼毒生民,最终导致国家祸乱。也或许,这依然是皇帝的责任。他不仅识人不明,也没有能力挽回权臣制造的乱局。
皇帝难做,不仅仅赵佶是这样,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他因兵变立国,却也怕因此亡国。他曾说:一旦发生兵变,自己再想做个庶民,都不可能了。这句话对于赵佶来说,好像一句预言。
虽然赵匡胤也发出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宏愿,但终究没有实现“天下一家”的大统。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成为他的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的实际国策,并一直延续。
宋朝的北方是契丹人的辽国,西面是党项人的西夏国,西南方是段氏家族的大理国,最大的危险始终来自北方。宋辽之间打了二十五年仗后,坐下来和谈,约为兄弟之国。这个被称为澶渊之盟的约定,带来了一百年的和平,但这一百年也让双方的战斗力都大为削弱。
所以,当女真人崛起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他们先灭辽,成立金国。稍作休整后,公元1126年,女真人打到了开封。那一年的冬天雪雨不止,一批杰出的北方文人为了避祸,踏上了他们没有归途的南下之旅,其中就包括词人李清照。
她与丈夫数十年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在流亡中付之一炬。前半生的优雅生活,顷刻间如烟消散。突如其来的厄运,撕裂了时代,也撕裂了人心。李清照清新婉约的词风,从那一年开始,变得凄苦悲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虽然放不下对中原的思念,但也因为他们的这一次南渡,让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再次南移。
北行途中,赵佶依然尽力保持着尊严。虽然这样的困苦是他从未经历过的,但他也在尽力承受。有时候,他会觉得一切恍然如梦。
画完《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留下《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烧出天青色的汝窑工匠,都在完成自己命运般的作品后,很快就消失得了无痕迹。还有那座活色生香的开封城。这一切明明都真实地存在过,却又如同不曾发生过一样。
渐行渐远的赵佶,时常遥望南方,问周围的人:宋朝皇陵在什么方向?那里是他的根脉,那里也还有他的希望。
他的儿子赵构已经在南京应天府登基,他所期待的宋朝大军挥师北上解救自己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心心念念的“帝王要使人民安居乐业”,子孙们正在努力。
江南丰饶的土地,接纳了南渡的人。他们继承北宋的重商政策,同时大力开发农业。农商并举的南宋经济富庶,江南城市和城镇的发达甚至超越了北宋。
他们也继承了北宋的科技成果,成为中国历史上发明创造最活跃的时期。管型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使用焦煤炼铁,成为世界冶金史上的里程碑;载着瓷器和丝绸的商船开始远航,领先世界的造船业,让南宋成为海洋贸易的先行者。
他们还继承了北宋最为重视的文化传统,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形成了又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诞生了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朱子理学。赵佶全力打造的皇家画院也得以存续,以新的画风再写风流。这一切,赵佶都没能看到。
后世有人用“弱宋”来形容那个王朝,但也有学者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赵佶的千里江山只剩了半壁,却依然如梦如画,绚烂无比。
(原文为纪录片《中国》解说词,略加整理)
编辑/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