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称谓之三:患难之交
【释义】患难之交,汉语成语。患难:艰难困苦的处境。交:交情,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患难之交就是人与人之间在艰难困苦中形成的交情。换言之,就是帮助对方度过苦难而产生的情感,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而交的朋友。因此,人们把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来源】普遍认同的出处有二:
⒈出自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⒉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典故】“患难之交”的经典叫“刘禹锡与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而刘禹锡(字:梦得)有“诗豪”的美誉,也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人。柳宗元出生于唐安史之乱后的第十年,即773年。刘禹锡比柳宗元年长一岁,两人皆属中唐时期人士。793年,柳宗元21岁,刘禹锡22岁,两个人同时中举。同一年,都被安排在京兆府做事,两个人都凭着自己的才华,名扬长安(京兆府),被并称为“刘柳”。两人志趣一致,相互敬慕。都全身心投入“永贞革新”,谋议唱和,并肩战斗。后来,革新失败,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边远的地方)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是为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开始了各自坎坷的一生。
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今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刘禹锡与后来的苏东坡性格接近,非常开朗,被贬朗州后,也算落个清静。但是柳宗元就不一样了,性格非常内向又拘谨,永州条件极其艰苦,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寄居破庙。不到半年,就遭遇了母亲水土不服而故去。处境困苦也不放弃政治理想。期间,他看到其好友韩愈写的一篇《原道》,对其中的观点不以为然,于是作《天说》陈述自己的观点。刘禹锡得知后,放下清闲,作《天论》三篇,给柳宗元以策应和声援。
空间上的遥远,阻挡不住两人的友情,他们一直有诗文来往,互相促进。刘禹锡的散文成就倍受柳宗元的赞赏与推崇,柳宗元的童话和寓言创作,同样被刘禹锡所推崇。在患难的岁月里,两人依然友情纯真,不变本色,相互以鼓励。
“永贞革新”被贬十年,即元和九年(814年)末,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十年前长安的分别,十年后长安又匆匆一聚,两人又再次被派往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宗元被贬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刘禹锡被贬到更加荒凉的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县域)。此时,柳宗元虽然已经非常沮丧,但得知刘禹锡被贬去播州时,放声大哭,其亲人问其故,他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有老母尚在,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他已顾不上自己不被朝廷待见的处境,心里装的却是刘禹锡八十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以及可能遭受的颠簸流离之苦,甚至可能由此的母子分离、阴阳相隔。尽管人微言已轻,还是数次上书朝廷要求和刘禹锡对换,以自己之苦难,换取刘禹锡的母子平安。后来经过友人帮助,才将刘禹锡改任连州(今广东清远市与湖南省交界的位置)。815年的三月,二人收起满身的伤痛,怀着深深的失望再度离开长安。他们一路行来,一直到了湖南衡阳。在衡阳分路时,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他们似乎都预感到这一次真的是生离死别,故此,在依依不舍的情境中,又几次唱和。相互赠诗,柳宗元先赠诗《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网友释义为:“永州十年艰辛,憔悴枯槁进京;长安三旬未尽,奉旨谪守边庭。踏上汉时故道,追思马援将军;昔日石人何在,空余荒草野径。你我无心攀附,奸佞诽谤忠臣;文竟致横祸,劝君封笔隐名。今日生离死别,对泣默然无声;何须临河取水,泪洒便可濯缨。”
(濯缨,读音zhuó yīng,汉语词语,意思是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刘禹锡似有所悟,知道柳宗元此诗蕴含规劝之意,尤其是其所作《玄都观桃花》、《再游玄都观》(体现刘禹锡“诗豪”本色的两首经典之作)惹得龙颜大怒而再次受到贬谪的规劝。于是,刘禹锡答诗《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网友释文: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柳宗元看梦得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自己的规劝而“有所思”,随作《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首句的“二十年来万事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们具有同样的官场生涯,道尽了人世沧桑,命运坎坷,休戚相关,不免令人感伤。回顾永贞革新中,二人相互扶持,肝胆相照,共同进退,回想二十年前,二人一同走进科举考试的会场,一同进士及第,一同入朝为官,面对大唐日薄西山,二人心系国家,力主改革,渴望革除朝廷积弊,振兴大唐基业。共同的政治理想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但是,“今朝岐路忽西东”,二人要分开了,一个广东、一个广西,不知何时能够再见面了。“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二人心中明白,想要再见,实在太难了,也许这一别,便是永生。此时,柳宗元望着刘禹锡,安慰他说:“梦得兄,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放我们回乡,希望我们能一起远离朝政,去过人人羡慕的田园生活。左右为邻,共度晚年。”亦是强忍悲痛,安慰自己,告慰友人,表达友情永续之意。
梦得见此,甚为同感,随赋诗《重答柳柳州》相酬: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梦得在文中提及两年年少时都立下报国之志,虽饱受沧桑,但看得出来,他对形势的估计比柳宗元要乐观一些。但毕竟两人要远隔千里,终要一别,于是,子厚回赠《三赠刘员外》: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诗中,柳宗元似在总结过往,强调知而不行而体会不深,只有经历世事的磨砺,才能知道是对是错,强调了实践得真知的重要性。似在告诫自己慎重处世,也在与梦得共勉。同时,针对当下的情境,表达出了无奈,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与相聚的惆怅。见此,梦得又以《答柳子厚》相赠: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伯玉”,古时指五十岁的年龄。本诗的大意为还不到五十岁的年龄,充满着太多的惆怅与怨恨,等到我们卸任之时,我们就一起走出了这个沧桑和处境,共同相扶安享余生。刘禹锡善解人意,没有再提及别的话题,徒增烦恼,以安慰这个患难与共、体弱多病的挚友。同时,也表达出对子厚的忧虑。
刘禹锡,公认为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文如其人,豪放不羁,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柳宗元诗、文成就俱高,在诗坛,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在散文领域,与韩愈并称“韩柳”,位列“唐宋散文八家”。
然而,长期贬谪,艰苦环境,使得柳宗元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到819年,当皇帝终于准备召回柳宗元时,他已不日含冤长逝,年仅四十七岁。身后,四个孩子都还未成年。柳宗元临死前,遗书刘禹锡,并将自己的全部遗稿留给他。
当刘禹锡听闻柳宗元离世,“惊号大叫,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泪并落,魂魄震越”,“南望桂水,哭我故人”,并作《祭柳员外文》《重祭柳员外文》悼念,亲自为柳宗元料理后事。事后,感念其恩,用尽毕生心血整理了柳宗元的遗作,自己出钱刊印、发行《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史学家认为,若没有刘禹锡的极力推崇,柳宗元及其诗文也许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江雪》、《捕蛇者说》、《黔之驴》、《渔翁》等经典作品或许早已绝于后世。同时,刘禹锡也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柳宗元的儿子,抚养他们成人。
【编后】一起进京应试,同登进士;一起同朝为官,手足相亲;一起诗酒唱和,趣味相投;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并肩战斗;一起被贬,一起起用,再一起被贬;同声相应,共度困境;替播易柳,人格千古;善养好友子嗣,印发柳君诗集。后人说,有一种友情叫刘禹锡和柳宗元,志趣共同、命运共同、手足共同、同船共度、生死相依、不离不弃、阴阳相隔亦能共鸣,乃君子之交、“患难之交”的传世经典,“有如空中的明月,有如黑暗中的烛光,千百年来,一直照亮着中国文坛和政坛的一片天空。”细品精韵,无限典范。
【启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交友是一门大学问,交友又是人一生避之不去的大事。为什么?因为人类的生态是与共、互助、共享方能共生的,是自人类成“类”繁衍生息以来从未改变的生存刚需,亦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每个人,都有支持他人、支撑生态的责任与义务,即与人有用,而不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如此,人家才能回馈你相应的“价值”,是为互助,不争的事实。也是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天下与共的法则。所以,每个人都避不开容人、和合于人、和谐于物的交往、交流、交友,而不是独活。此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然而,“落难何曾见几人”的“求人无门方知人间冷暖,雪中送碳方显人间真情”也是事实。为此,必须教会孩子们“交人交心”、处世尊理的道理。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情,饱含哲理。通识之理,需要经历结识、认知、相知、欣赏或相互敬慕、以事识人、交往品鉴等等,反复互认。核心之要,志趣相投且共勉,守正精进且福众,相互信任且相依,同舟共济誓不离,日落西山亦能守望相助,一生之中都能相互怡情养性。不是亲兄弟而胜过亲兄弟,方得更晰、更密、更远、更值,是为交友的真谛。
整理编辑/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