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039—开疆拓土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3-02-20563

【中国通史】—039

开疆拓土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及其团队,通过对历朝的治乱兴衰的经验总结,尤其是面对当时国困民乏的情况,实施休养生息政策,解决生产力,开启了创造力。经过六七十年的蓬勃发展,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全新的发展时代。

公元前141年初,汉景帝刘启驾崩,十六岁的刘彻(汉景帝刘启第十个儿子)即位,成为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由此,执掌汉帝国的最高权力54年。

汉武帝.jpg

汉武帝,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评价为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何以如此评价,让我们来简要解读一下他是如何实施他的雄才大略。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继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近七十年的发展,普通百姓家庭丰衣足食,朝廷府库里的钱财数以万计。京师库存的粮食因多年累积,以致变质而不能食用。由此可见,汉武帝承接的是前人创下的丰盛的遗产。正是有了这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才使得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得以施展,继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格局。

事无艰辛,何来人杰。汉武帝也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凭借自己的文治武功才成就了这一番伟业,让一个朝代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最终让自己彪炳史册。

秦朝的短暂而亡,给了汉朝统治者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秦人看似固若金汤的统治,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如何避免重蹈秦帝国的覆辙,成为汉初统治者重点探究的问题。最终,汉初统治者选择分封诸侯王,以此来拱卫(环绕、卫护)王室;在对边境隐患的游牧民族的关系上,采用和亲的政策来缓解矛盾。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

然而,历史发展进程不因统治者的意愿而转移,任何策略与模式,也将随着发展变化出现不适应,甚至是背离的问题。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究竟是哪一个更适合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同时,对少数民族的和亲是否真的能令游牧民族彻底臣服。这些,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现出来,给出答案。

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首先面临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以巩固自己统治的问题。防止出现西周后期的乱局。然而,要加强中央集权就要解决由于汉初分封而遗留的王国这一重大难题。

在汉景帝时期,中央曾把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但此时,地方王国仍占有辽阔的疆域,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

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的实力,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呈上《推恩策》。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宣布在诸侯王国内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建立侯国。

【注释】主父偃,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鬼谷子的纵横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他个性明显,始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在齐地游学,齐地的读书人都讨厌他,排挤他。因无法生存下去,又到陆续到燕国、赵国、中山国去,到哪儿,哪的人也都讨厌他,排挤他,到哪儿都待不长,更不用谈施展才华了。最后,于公元前134年,他决定西入函谷关,找卫青。他觉得卫青是皇帝的内弟,得到汉武帝的信赖,如果可以通过卫青举荐,是自己的机会。卫青虽多次向汉武帝进言,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此而接纳主父偃。主父偃在京城也落到一个谁也不待见,直至无法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之下,他铤而走险给汉武帝写了一道奏章,按照《史记》的记载,是朝呈暮见,即早上呈报上去晚上汉武帝就召见他了。奏章一共写了九条,其中八条是关于法律的,一条是关于对匈奴作战的。主父偃不主张对匈奴作战。这个意见刚好和汉武帝的意见相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言废人,反而召见了他。同时被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个上书反对对匈奴作战的人。汉武帝见到这三个以后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意思是你们都跑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才得以相见呢?说明汉武帝对这几个人非常器重,担最受器重的是主父偃。主父偃尝到上奏章的甜头,于是就隔几天一道奏章,隔几天一道奏章,个个奏章都中汉武帝的心思。所以,汉武帝见一道奏章就提拔他一次,再见一道奏章再提拔一次,一年之中提拔了四次,主父偃才能也因此得以充分施展。

主父偃每次上呈奏章都能切中时弊,说到汉武帝的痛处。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汉武帝顾问。他认为,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连城数十,还有相当的实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如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情况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他向汉武帝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就是他向汉武帝进谏的《推恩策》。

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发布了“推恩令”,规定要由皇帝来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这样做,表面上是皇帝给予诸侯王子弟的特殊恩惠,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国的疆土。因为,按照汉朝的制度,侯国的地位相当于县,隶属于郡管辖。这样一来,侯国便成为由汉王朝直接管理的区域,从而达到了削弱地方诸侯国的目的。

此后,西汉的诸侯国便呈现出“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的景象。困扰中央几十年的诸侯国问题迎刃而解。汉武帝的“推恩令”既笼络了人心,又以和平手段实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夙愿。

为了巩固“推恩令”所取得的成就,汉武帝又颁布了“左官律”和“附益法”。

所谓“左官律”就是指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都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是为了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防止他们从事非法活动。

而“附益法”则是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国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此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然而,自推恩令之后,全国又衍生出一百多个列侯,他们虽归中央管辖,但终究还是父子一脉相承,兄弟手足有情。

为了不至于养虎为患,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所献祭祀用的“酎金”zhòu jīn,汉时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削夺了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至此,这才算彻底解决了中央同地方王侯的矛盾,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使中央集权制全面巩固下来。

在巩固内部集权之后,西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使汉武帝将视线逐渐转向了对外关系上。

当时汉朝对北方的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希望以汉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的方式来缓和双方的矛盾。然而事与愿违,匈奴并没有完全停止对西汉边郡的侵扰。因此,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决心改变汉初以来所采取的对外防御战略。他想凭借汉朝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战逼和,从而达到既宣扬国威,又解除边患,开疆拓土的目的。汉武帝很快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开始对匈奴实行反击。这场战事,以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伏击战为开端。此后,共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争。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就有三次。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以3万骑兵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命令霍去病率数万骑兵挥师远征。这次远征,汉军向西进入匈奴境内千余里,引发了匈奴内部的分裂。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并率四万多人归降汉朝。汉朝则在两王原来管辖的河西地区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这一举措为汉通西域提供了重要通道。

此后,匈奴单于虽将主力撤至漠北,但南下的野心却有增无减。

公元前119年,匈奴再次南下入侵,针对匈奴以为汉军不能长途远征的观点,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及辎重部队数十万,征发运送补给的私人马匹达到十四万匹,决定进行一场远程袭击战,给匈奴以决定性的打击。

面对汉军的大举反击,匈奴单于率领精兵,试图在决战中以逸待劳,结果被卫青击败,单于率残部向西北溃逃,霍去病则大败左贤王军队胜利凯旋。从此,匈奴远徙漠北,漠南再无王庭。

击败匈奴后,汉朝乘势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连成一体,从而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使汉初以来北方农业地区所受到的威胁基本解除。从此,边郡与内地的联系大大加强,大量的移民和开发边境的生产活动,使中原的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在边地传播开来。

此外,汉朝还修建了保护河西走廊的长城,又在北方修建了大量城堡。这些防护措施既是汉朝在西北部的政治、军事据点,也是先进经济和文化的传播站,对匈奴以及其他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大一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汉武帝的眼界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北方。在与匈奴展开长期争夺的同时,汉朝也加紧了对西南、东南地区的开发。

早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巴蜀地区的汉族人民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有交往,至西汉时,这种联系日益频繁。于是,汉武帝便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将其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使西南各族与汉的关系更加紧密起来。

地处东南地区的闽越、东瓯、南越等政权,也一直与汉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汉武帝曾多次派使者出使这些地区,为各政权的统治者封立王号并设置郡县。这里的人民也多次迁徙与汉人杂居,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与汉族、越族人民的进一步融合。

【注】闽越、东瓯、南越都是古代中国百越的分支。百越,是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现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

闽越,是先秦至西汉前期的部落名称,属百越的其中一支。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部落的人进入福建定居。如铸剑能手欧冶子,曾受越王派遣,带领助手在闽北(今松溪县)湛卢山建炉,铸造质量优良的宝剑。周显王35年(公元前334年),越国(于越)为楚国所灭,不愿臣服于楚的于越国贵族和平民向福建迁移,恢复于越国,国君无诸(姓驺氏,生卒年不详,越王勾践后裔),以铸造业为主,兼顾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社会经济已初步繁荣。随后统一当地原始七大部落(七闽),融合而形成闽越部落,无诸自称闽越王。秦朝时为降为闽中郡“君长”。公元前202年,汉朝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于东冶县(今福州),国号为闽越国。公元前154年,西汉吴王刘濞企图诱使闽越国从己而反叛汉朝,闽越没有应允。吴王刘濞叛乱失败后,其两子逃奔闽越国。 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发兵围攻东瓯国国都,但因汉朝出兵援东瓯国,于是闽越兵解围而去。后因东瓯举国徙往汉朝江淮地区,闽越国得以占有东瓯国故地。 公元前111年秋季,东越王驺馀善反叛汉朝,发兵侵汉朝并自立为“东越武帝”。 公元前111年冬季。闽越国权贵们杀东越王驺馀善降于汉朝,闽越之地从此成为汉朝版图的一部份。

东瓯,据传东瓯国其国王族也是越王勾践之后裔,楚败越后,徙至今浙江省南部,于秦朝时为闽中郡“君长”。公元前192年6月,汉朝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于东瓯(今温州),故其国号为“东瓯国”。公元前154年,东瓯国跟从吴王刘濞叛汉朝,刘濞失败后逃往丹徒,被在当地的东瓯兵所诱杀,刘濞的首级被献于汉朝,东瓯国得以与汉朝和好。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发兵围攻东瓯国国都,东瓯王驺望向汉朝求援,汉武帝发会稽郡兵从海路援东瓯国,兵未至东瓯,闽越国闻汉朝来援后撤兵归国。东瓯举国徙往汉朝江淮地区,故地逐为闽越国所吞并,东瓯国降而亡。东瓯王的辖地,大致包含现今中国浙江省的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一带。东瓯在现在仍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古称。

南越国,秦朝南海郡郡尉赵佗乘秦末大乱之际,控制南海郡并隔断与岭北的交通,随后于公元前206年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包括瓯雒国在内)。《荀子·儒效》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公元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定都番禺。公元前202年初,汉高祖刘邦不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反而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死南越王赵兴,立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刘彻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亡南越国。整个南越王朝历五王,凡九十三年。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迅速从百越征战、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以至中原地区,开启岭南文明千年辉煌。同时,南越国时期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对于朝鲜王卫满,因为在汉初,他就和汉朝有着藩属关系,所以汉武帝又在朝鲜设置真番、林屯、乐浪、玄菟,以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

至此,我们看到在汉武帝时代,汉帝国的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辐射的范围已经由咸海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扩展成了一个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大文化圈。

西汉形势图.jpg

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的六七十年间,由于统治者采取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少有作为。所以,其物质文化面貌基本上还保存着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直至汉武帝时期,在历经几个朝代的铺垫之后,他不失时机的推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统一的文化才得到迅速繁荣。

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一统是到汉武帝后才真正完全确立的,他抓住了历史的契机然后又创造了历史。

汉武帝作为一个目光高远、胸怀宽广的统治者,他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在推进着中华民族的形成,不断在促进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他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比,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在今天看来,这段历史依然熠熠生辉。

整理编辑/萧文

上一篇:038—繁华初现 下一篇:040—经世济民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