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明史话

契丹族简史(6世纪—12世纪)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4-04-14102

契丹族

(6世纪—12世纪)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历史上关于契丹族的最早记载开始于公元389年,见于《魏书》,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北齐文宣帝高洋于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

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六世纪前期,契丹族尚为部落阶段,于唐初形成部落联盟,君长为大贺氏,八部之间如遇有战事及征兵,诸部在一起召开会议,猎则别部,战则同行。623年契丹遣使到长安,但其政治立场仍趋向于突厥颉利可汗。628年,大贺摩会率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赐给契丹首领旗鼓,后来成为契丹可汗权位的象征。后唐太宗以契丹人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辽一带),以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契丹部落开始获得汉人王朝的承认,并纳入文化圈的外围,成为一个有记录的部落民族。后来因为武则天上位,统治方式和对少数民族政策有一定改变。再加上他们是忠于李唐的,现在武周篡位,导致包括契丹在内的民族纷纷反叛,或割据或独立,或者投靠回鹘等强者。契丹更是于696年5月直接攻陷营州,李尽忠与其妻弟孙万荣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李尽忠自立为无上可汗,这是契丹人首次称汗。引发了武则天大军的围剿,后来战败,失去了原有的封号和地位。732年,因为契丹前期的首领大贺氏被遥辇氏取代,契丹从而改变策略投降了突厥。唐玄宗两次发兵大破契丹,契丹重新归附唐朝,745年,再次恢复松漠都督的封号。唐朝与契丹之间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

842年,回鹘灭,契丹部落在一百年的低谷后又逐渐强大。唐末,契丹征服了奚、室韦,多次入侵幽州、蓟州,结果遭割据势力刘仁恭报复。906年,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兴起,权威日盛。

五代时期,随着契丹族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阶段的提高,遥辇氏部落联盟开始向耶律氏转化。耶律阿保机(生于872年)逐渐崛起,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906年,阿保机不再从遥辇氏家族选择可汗,而是把旗鼓收归自己所有,自己担任了契丹部的可汗。从此,可汗的选立就转入迭剌部耶律氏家族了。

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为契丹大首领,即皇帝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立皇后萧氏。916年,群臣为阿保机上尊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即辽太祖。918年辽太祖建皇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两年后创建契丹大字并推行之。辽太祖一直有南征中原的意图,然而于926年去世。他的妻子述律皇后(述律平)宣布摄政,以皇次子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耶律德光在述律皇后的支持下即位,即辽太宗。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辽太宗统一契丹。

辽朝(907年—1125年),共传九帝,享国218年。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大辽”。1125年被金朝所灭。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有辽一代则不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938年辽太宗改号大辽。947年,辽太宗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在开封登基,“改晋国为大辽国”。983年,辽圣宗复号契丹;1066年,辽道宗复号大辽。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即改国号达18次之多。“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认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究“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强调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

969年,辽景宗即位,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辽朝出现一阵清明。982年,北辽景宗病逝,辽圣宗继位,尊母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萧太后设法解除诸王兵权,稳定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国势强盛。1009年,辽圣宗亲政,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辽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期间四方征战,对宋战争屡屡获胜。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夏三朝鼎立的局势。

辽中叶后,辽兴宗、辽道宗合计在位长达70年,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辽帝国走向衰落。1101年,辽道宗去世,皇孙耶律延禧继位,即天祚帝。天祚帝与女真族酋长完颜阿骨打结怨,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同年秋天,金军攻下辽朝黄龙府,辽朝受到严重的打击。1116年,女真借永昌叛乱之机占领了辽东京和沈州。1120年,金军攻克辽上京。到1121年,辽朝已失去一半领土,而内部又发生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最后天祚帝杀其长子耶律敖鲁斡而结束,但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投降金朝。1122年,金军攻克辽中京,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1124年,天祚帝已失去了辽朝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和家属大多数被杀或被俘。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辽为金所灭。

虽然后来还有一支契丹族人在新疆东部一带建立了一个史称西辽的政权,但很快就遇到开始强势崛起的蒙古人。这个小小的政权在1218年,被蒙古大军消灭。从此,契丹民族淡出历史舞台,逐渐融入其他民族或国家中。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深入中原腹地后,俨然以中国自居,从众多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大中央”或“南瞻部洲”的字样。辽朝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中原王朝是宋朝,为了争地盘宋辽之间战乱不断,躲在契丹最东面的女真(也叫黑水靺鞨,一直生存于我国的东北部,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存在,那时他们被唤作肃慎,东汉到魏晋谓之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正式叫靺鞨)趁机发展起来,并建立了大金国。

 编辑/小月

 

上一篇:女真族简史(1115年—1234年) 下一篇:沙陀族简史(6世纪—8世纪)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