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要有规划意识
所谓规划意识,就是“远打盘子近使钱”。从长远盘算,从眼前入手去努力。过日子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
有一个段子说的是白龙马与驴子的故事。
话说当年,白龙马和驴子都在一个农舍里,每天一起农耕拉磨,把地耕完,再拉几圈磨,就会得到农夫给的很好的草料,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迎接第二天的曙光。然后是一样的耕地,拉磨,草料,睡觉……
忽然有一天,观音菩萨在半空出现,说是要寻求驴马中的一个,驮着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谁去,谁就有机会成佛或者是天神。不过,去者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得走十万八千里,须经九九八十一难,还随时有可能被妖魔鬼怪吃掉……
驴子一听这些,表示坚决不去。他说现在只要好好地拉几圈磨,就会得到很好的草料,再美美的睡上一觉,何必吃那苦头,还可能丧命。
白龙马听过之后,决定愿意驮着唐三藏上路,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白龙马随唐三藏取经去了。虽路途遥远,艰难重重,甚至多次险些被妖怪吃掉而丧命,终于取得真经。由此,白龙马被奉为天神,能腾云驾雾。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当年一起做工的驴子,于是飞回那个农舍。他看到的是,驴子已经老的动不了了,也干不动活了,躺在那里,等待他的是什么,可想而知。当他看到神采熠熠的白龙马,开始不停地抱怨生不逢时,命运不济。
白龙马看着风烛残年的驴,语重心长地说:其实这十几年的时间,我和你是一样的,我在驮着唐僧走路时,你拉磨也在走路;你晚上睡觉时,我也在睡觉。唯一不一样的,我一直向着一个有经的地方走,而你只是在围着一个磨盘原地打转。
“原地打转”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常态。正如段子里所说的,“原地打转”与“西天取经”用的时间相同,走的路、受的苦都差不多,但结果确天壤之别。方向目标之别矣。
三十多年前,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学习了一篇教育理论文章,西方一些国家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的做法,社会低层的人平时没有精力或能力去关注孩子未来就业问题,所以只能正常送孩子上学,保证孩子别饿着,冻着等。孩子到了十八岁的成年时,父母就不再管他们的生活费问题,自己出去闯,直到闯出自己的路子,能独立自主的生活。
家业比较大的,尤其有家族产业的,“子承父业”。但他们不是命令子女“子承父业”,而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去自家工厂,到处看看,熟悉环境和做工的情景。引发孩子的兴趣后,教他们做工,甚至给师傅们打下手,培养孩子的爱好。在反复做与反复鼓励下,孩子逐渐上手了,一般的活能做得很好,获得了家长的赞誉与奖赏,孩子自己也从中得到成就感与获得感,因而喜欢上工厂和相关岗位。自觉不自觉地去工厂,做些力所能力的活儿,向师傅们求教。孩子长大,父母让他自己“做主”学什么、将来做什么职业时,这种日常潜移默化的引导发挥了作用,孩子所选择的自然也是家长引导的。即大学主修的是与工厂业务有关的专业,毕业后回家族企业工作。
当时看完这份资料,集中讨论时,有同事说,外国父母的心真狠,孩子那么小就进工厂做工,长大了再教他做也不晚呀;十八岁也是个孩子,哪能不管不顾的就撵了出去,真没人性!
我的同事也都是科班出身,都系统学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但也免不了受世态影响,做出他们(也包括我)认为是正确的判断。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现在的答案不言自明。不过还得分析一下。
前者是到了十八岁后,让他出去“自我定位”,其中的“苦”自然少不了。其实,这个“苦”是必须经历的,是在补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职业辅导、定向性实践历练的“课程”。是为早晚得经历,早不经历,晚也得补上。
后者看上去像是很残酷,打小就领到工厂里做工。但他却给了孩子一种应有的兴趣与爱好,一种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使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与日常积淀中,会格外关注与自家企业有关的要素,给了孩子一种自立自强必须具备的扎实苦干、尊重劳动的一种精神。这种表面上的残酷,实质上恰恰是“大爱”。
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把对孩子的宠爱,当成真爱。宠爱的结果,使孩子低能。上大学了,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整个一个生活不能自理。更别提自己做出切实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了。
我母亲曾经说过,“人这一生吃多少苦是有数的,早吃苦,晚享福。”虽然说,看上去像是迷信,但确实是充满哲理。
这个“数”,是“定数”,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成长过程。因为无法越逾,所以称是“定数”。因为,只有经历这个过程,人才能认识自我,评估短长,知道所要,剔除虚幻,切实规划,坚定意志,掌控人生,活出想要的自己。
拉磨的驴,在精力充沛时,贪图安逸,晚年凄惨;十八岁出去闯荡的,历经磨难,找到自己。苦一点也没比别人少吃。
相比之下,及早认清自我的白龙马,虽然也吃苦,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从小做工的小孩子,虽在父母引导下吃苦,但长大后迅速步入正轨,远景光明。方向目标之别决定了结果迵异。
我们当下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没有规划意识,极少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做人生规划,并适时予以历练。只是要高考了,看分选校选专业,把孩子的职业交给“高考成绩”。
大部分家长都在做什么呢?在给孩子养尊处优。再苦再难,哪怕是榨干骨髓也要为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存环境。小时候,有一口好吃的给孩子,上学时舍不得让孩子承担丁点家务,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毕业了,砸锅卖铁,不惜举债,也要给孩子在大城市买房子。似乎天下父母这一辈子只要能给孩子创造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够了。
殊不知,这些点点滴滴的“优越”,最后都转化为孩子的“依赖”、“惰性”、“好逸恶劳”、“物欲攀比”、甚至“为所欲为”。高分低能,崇尚劣俗,心安啃老,纨绔败家等等。父母再苦再难也供养他们上大学;他们明知父母好艰难,也不会勤工俭学,因为怕苦,“怕同学笑话”!进入社会后,大部分眼高手低。近几年,每年近千万大学毕业生,80%的找不到心意中的工作,而每年又有3000万产业岗位缺口。即使暂时找到了所学非所用的工作,十有八九还得经历多次跳巢,方能逐渐安稳下来。
如此下去,我们拿什么去适合未来的社会发展!
未来的人才分为两类,一是科研型,一是实用型。突出特色,突出时代先导性。仅凭一纸文凭走天下的时代即将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取代大学毕业证,而成了就业市场上实实在在的香饽饽。有能者居之,任何行业也不容“混日子”的。
要想孩子未来少受罪,少受生活折腾,及时规划。发现特长让其更“长”,发现喜好引上正道,再让其更喜好。拥有一技之长,让其终生受用,即是最简单的规划。
古人用历代的智慧总结的识人之道,对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担当履行不好,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担当。因为你对家庭失责,让一个本来可以对社会更有用的孩子,成了低能者,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因而,即使别的做得再好,也是对家庭、家族的亏欠。故,常言“有什么不如有个好孩子”。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是有规划地教育出来的。
总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最需要责任与担当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这是我们这个和谐社会最关注的养老与教育问题的两大焦点。孝敬和孝顺好老人,立德树人,保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与话语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给孩子做个好的标杆;孩子信赖你,听你的,你再施以正确引导,为孩子做个好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对家庭家族和民族最好的责任。
愿所有家长对孩子有规划意识,走心为孩子规划人生,让孩子始终保持旺盛而坚定的意志,从而赢得更美好的前程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