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家庭游学

050—悬壶济世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3-09-23228

【中国通史】—050

悬壶济世

——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学在西方人眼中充满着神秘色彩,它的治疗理论更是令西方人难以想象。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独创,堪称世界医学界的一朵奇葩。

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后,两汉之际的中医学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出现了哪些杰出的医学理论著作,那些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医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秦汉时期,众多的医学家对中国的药物学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共同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的经验成果,终于在东汉时期编撰出了我国最早的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

我国古代绝大部分药物都是植物,“本草”自然就成了药物的代名词。所以,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另外,传说中医学的始祖是神农氏,而“神农遍尝百草”的传说,更是妇孺皆知。所以,就把这部书定名为《神农本草经》,希望假托古代圣人之名,提高本书的名气,增强人们对本书的信任感,全书共记载了365种药物,除了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之外,还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物,以滋补营养为主。长期服用既能祛病又可延年益寿。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有补养和祛病的双重功效,但不能长时间服用。下品125种,是以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多数有毒或药性刚猛,不可过量使用。

这种分类方法,是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既便于选择和使用,同时又提供了治疗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范围。经过历代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书中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

《神农本草经》虽然是药物学专著,但还阐述了一些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它将药物以封建政权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及配伍的法则。并对药物性味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书中指出,寒、热、温、凉四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在具体的诊断中,可针对疾病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依据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原则选择用药。例如,寒病选择热药,热病选择寒药。此外,《神农本草经》还指出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而有的药物合用就会产生剧烈的副作用或相互抵制,因此必须配合得当,在用药方法上,强调必须适量和谨慎,尤其是有毒的药,不可以多服久服。这些理论和方法,一直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成为用药的基本原则。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药物学专著。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是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淳于意.jpg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两汉时期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医学家。西汉初年,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约前215年—约前140年,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精通医学,能够知人死生,西汉后期的楼护字君卿,西汉山东人,父乃世医。他本人少年时就读过数十万字的本草、医经、方术书籍。医术高明,又善辞令,“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饱读医书,在长安一带行医,名满京城。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说他为人守信用。东汉时期在众多的医学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和华佗.jpg

张仲景,名机,今河南南阳人,他少年时拜同郡的名医张伯祖(名初,字品济,东汉医家。南郡涅阳即今河南南阳人,笃好医方,精明脉证。其疗病每有奇效,传世《七柳品济清口方》)为师,开始潜心钻研医学。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当地的著名医生,由于张家是当地颇有名词的大家族,因此张仲景曾有机会出任朝廷命官,但他专心行医,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后来到献帝时期,他虽出任长沙太守,但仍然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端坐在大堂之上,悉心替百姓问诊。以至于后来人们把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坐堂.jpg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已是东汉末年。在经历了黄巾军起义后,各地诸侯割据,彼此征战不休,战争不仅造成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更可怕的是引发了瘟疫的流行。张仲景家族本来是人丁兴旺,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为了拯救困苦不堪的人民,他隐居岭南,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流传的各种药方和治疗方法,潜心研究医学。同时,他还深入民间,辗转奔波于各地,为病人排忧解难,到建安15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全书共记载了375年药方214种药物,共计22篇,5万余字。这部书经过后人整理,又分为《伤寒论》和《鑫匮要略》两部。在《伤寒论》中,张仲景的主要贡献是主张辩证施治,他总结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病因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详细阐述了诊断疾病的“四诊法”,即望色、闻声、问症、切脉四种诊断方法。他还把临床上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症状综合归纳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并深入浅出地提出了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而在《金匮要略》中,则主要介绍了四十多种疾病,还论述了引发疾病的各种原因,主张早期防治。

八诊.jpg

张仲景还在前人基础上,论述了一些处方用药的加减变化规律,调制了不少新的复合方剂,被后人称为“方剂学之祖”。《伤寒杂病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它将理法和方药熔为一体,开创了辩证论治的先河。张仲景不仅医术高超,他的医德更值得称道,他一生悬壶济世,为促进医学的发展,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自唐代以来,张仲景的学说便开始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日本、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先师”,中国则称之为“医圣”。

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了29位世界医史伟人的名单。而在张仲景的故里,河南省南阳市至今人民仍然自发地去南阳医圣祠祭拜张仲景。群众祭祀张仲景的这一活动,甚至已经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就是华佗。

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末年一个士族家庭,家乡是豫州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由于家道中落,家人对他寄于厚望,他自幼刻苦攻读儒家经典。不断提高着自己的文化素养,由于华佗的家乡谯县盛产多种药材,所以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精心研习前代医学典籍。成人后,华佗没有选择在乱世中获取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终身从医。他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一位医学大家。被后人称为“神医”。

华佗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大量药方,他开的药方都极其简单,只需几种药材,而且在取药时,从来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随手一抓就能准确把握药材的分量。华佗精通内科、外科、儿科和针灸。他的针灸术往往只用几针,就能针到病除,在外科手术方面,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麻醉方法进行外科手术的人,比欧洲早1600多年。

据《后汉书》记载,华佗可以用麻沸散麻醉病人,然后剖开病人的胸腹,取出积在病体内的病块,有时还可以把溃烂的肠子剪断,把好的肠子接在一起,然后进行手术缝合,之后还在刀口处敷上他配制的药剂,以促使伤口尽快愈合。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实在是令后人难以置信。同时,更增添了几分敬佩。华佗因此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

为了增强人民的体魄,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华佗还模拟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编制了一套健身体操——“五禽戏”。这套体操实际上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相结合的健身运动,用这套方法锻炼筋骨,可使人精神饱满,延年益寿。就是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神医,由于不愿意成为曹操的御用医生,最后竟惨死在曹操之手。

传说,华佗将自己毕生所学写成了一部《青囊经》,在临死之前送给狱卒,可惜狱卒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烧毁。幸好,他的弟子把他的经验继承了下来,才不至于让他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正是有了这一代代人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中国的中医学才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世界医学史上大放异彩。

编辑/小月

上一篇:学点摄影知识系列 下一篇: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