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化基础

契丹人的来源与发祥(四)

文章来源:逸心茶舍 更新时间:2022-07-311418

契丹人的来源与发祥

—— 从解密青牛白马传说真相说起

丹  山

十、赛保机接掌奇首部落

赛保机指挥的奇首部落保卫战结束后不久,奇首部落的首领就兑现了诺言,把部落首领的职位禅让给了赛保机。赛保机则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把部落治理的井井有条。部落领地和势力范围不断向外扩展,后来赛保机被收服的各部落推举为可汗,叫做“奇首可汗”,也就是史籍中所说的契丹古八部联盟。奇首可汗在老哈河与西拉沐沦河汇流处建立了奇首可汗城。其后契丹人又把统治中心发展至西拉沐沦河以北,先后建立大贺氏联盟、遥辇氏联盟。经过600余年的奋斗,到公元907年由奇首可汗的后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辽)国,雄踞于中国北方200余年。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契丹祖源有真实的历史事实,那么,为什么还要编织神人仙女的传说?这就对了,在中国的古代,几乎是每一个民族、氏族或部落,大都有一个族属起源的神话传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这些氏族和部落没有发明文字,所以也就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上的大事靠口传来延续。而在口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口传口误。每经过一个口传人,都有可能把事实本源加以神秘化和离奇化,从而也就产生了各个民族不同的神话起源。所以,契丹民族具有祖源神话属于正常范围,不足为奇。所不同的是,契丹民族的祖源神话很接近历史真相,离奇度较小,属于质量较高的民族起源神话之一。

十一、重要的历史佐证

《辽史》永州条中记载,契丹之发源地在二水合流处的永州,而二水合流处与永州的地望都在今翁牛特旗境内。那么,在古代的翁牛特旗境内还有没有进一步可以佐证翁牛特大地就是契丹民族的发源地与发祥地的重要历史遗存吗?回答是肯定的,有!

近代发现的直接证据,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郝维彬曾考证的通辽市奈曼旗平安地乡西孟家段老哈河北岸古城。这座古城就是契丹早期坐落在翁牛特旗境内的奇首可汗城。

先看一下郝维彬的网文《阿保机“受策”之地:龙化州》(以下简称‘郝文’)的考证:“古城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平安地乡西孟家段村村北,距该村约1公里左右,地处老哈河河床及河南岸,当地人称为‘高丽城’。古城东北约1.5公里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如今有关城址情况只能得知于当地人的讲述。在1936一1937年间,河水上涨,老哈河河床北滚,曾冲出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城墙西端北转,形成‘L’形状,是古城的西南角。从城墙西南角往东约250米处,河水又冲出一个城门洞,拱形,由青色方砖砌成。方砖边长为2尺,门宽约15-16米。当时门洞被河水冲击坍塌在河中,这当是城的南门。”  

这一考证十分重要,向世人揭示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深入分析郝文,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古城原址的地望。古城原址的地望是在今老哈河与西拉沐沦河汇流的西侧,今老哈河北岸的翁牛特旗境内。这一论据在郝文中有较详尽的描述:“古城位于通辽市奈曼旗平安地乡西孟家段村村北,…地处老哈河河床…古城东北约1.5公里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 古城的发现是“在1936一1937年间,河水上涨,老哈河河床北滚,曾冲出一段东西走向的城墙,”也就是说现在的古城遗址是由于“老哈河河床北滚”而被老哈河水冲击出来的,证明了其古城原址是在老哈河的北岸。对此,郝文也给予了正确的定位:“古城南墙及南门是老哈河北滚时冲出的,说明老哈河当时应在古城的南面。古城是在老哈河之北,西拉木伦河之南,地处二水合流处的三角地带上。” 

关于此城的有关信息,据翁牛特旗大兴乡海力图村的老人讲,老哈河主流原来在对岸南1000多米处,在解放前发大水时老哈河主流向北冲刷,坍去两三节地。而且当时人们去河边曾经看见河岸边有淤积的古砖瓦。实际上老哈河的主流在一千多年以前还有可能在更加靠南的位置,在西孟家段村的南沙子根儿处就有老哈河主河道流经的痕迹。这些痕迹有可能就是古代老哈河的主流。

关于河水滚流,当地有“隔河不找地”之说。就是说,当老哈河或西拉沐沦河的主流滚动冲刷河床时,河岸边的土地有时候被坍塌冲毁。这岸的土地被坍塌冲毁了,同时又在对岸淤积出了一片与这岸坍塌面积基本上相等的土地,原来河这岸的土地滚到了河的对岸,而对岸新淤积出来的土地就归对岸管辖和所有。这就是“隔河不找地”的缘由。

 古城原址据郝文记载的,是由河水冲出来的是“东西走向的城墙,城墙西端北转,形成“L”形状,是古城的西南角。从城墙西南角往东约250米处,河水又冲出一个城门洞,拱形,由青色方砖砌成。方砖边长为2尺,门宽约15-16米。当时门洞被河水冲击坍塌在河中,这当是城的南门。”说明当时确实是冲出了古城的南城墙及南城门,古城的东、西、北门应该尚在老哈河的河床内或者尚在老哈河的北岸。“古城东北约1.5公里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古城遗址全部位于老哈河北岸的翁牛特旗境内,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二)古城城区面积。“从城墙西南角往东约250米处,河水又冲出一个城门洞,…这当是城的南门。”假设南城门是设在南城墙的中间,那么可以基本上设定此城的南城墙东西长度为500米,这一长度基本上符合辽代城郭建设的规模。辽代永州城遗址的城区面积,其“城址基本为方形,南北长525米,东西宽545米,面积28.6万平方米”(姜念思等《辽永州调查记》《文物》1982年第7期)。辽代丰州城的城区面积,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中描述道:“州有土垣,崇六、七尺、广度一里”。说明以上两座辽代城郭的边长都是500米左右。以此推算,西孟家段古城的城墙边长约500米,平原上城郭按正方形计算,此古城的城区面积约25万平米。

(三)关于古城遗址的名称。从古城的方位来看,此古城的准确地点是位于翁牛特旗大兴农场的向阳分厂境内。郝文把此城认定为辽代的龙化州,这个定位不是很准确,应该存有商榷的余地。实际上,此古城应该是契丹古八部时期的“奇首可汗城”。 

十二、古城定位

古城是契丹早期的奇首可汗城这一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佐证:

(一)关于辽代龙化州的部分史料。

《辽史·地理志一》载:“龙化州,兴国军,下,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太祖于此建东楼。唐天复二年,太祖为迭烈部夷离董,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明年,伐女直,俘数百户实焉。天佑元年,增修东城,制度颇壮丽。十三年,太祖于城东金铃冈受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

《辽史·太祖本纪 上》载:902年秋七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驼、马、牛、羊不可胜纪。九月,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始建开教寺。

岁甲子(904),三月,广龙化州之东城。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北直九》载:“废龙化州临潢东二百里。契丹之先奇首居此,称龙庭。阿保机建东楼,后渐修筑城邑,制度颇壮。城东有金铃冈,阿保机自立处也。德光升为龙化州兴国军,治龙化县。金废。废降圣州,在龙化州东。本东楼地,阿保机春月行帐多驻焉。耶律德光生于此。穆宗述律建为州,统永安一县。金废。”

(二)分析以上史料,可以得到如下思考:

1、龙化州地望。从“降圣州,在龙化州东。本东楼地,”的史料分析。先说降圣州的位置,百度释辽代降圣州的遗址位于今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孟克河左岸的一级台地上,位于五十家村西侧。1996年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中轴线偏北立一砖砌辽代佛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式,塔檐十三级,高34米,底边宽6米。该城及塔已收在《中国名胜词典》中。

如果龙化州在降圣州西,其遗址应该在今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以西的今敖汉旗西北境。有人说龙化州的遗址在今敖汉旗萨力巴乡政府所在地附近,这一说法值得研究,有待考证。龙化州在降圣州西的说法如果能够成立,则完全可以佐证两河汇流处的古城不是龙化州的遗址。

2、耶律阿保机于902年9月,建“龙化州城于潢河之南”。这里说的是建龙化州于潢河之南,不是建龙化州城于两河汇流处。也可以旁证两河汇流处的古城不可能是龙化州遗址。

3、耶律阿保机于904年3月,扩建龙化州东城。而从两河汇流处古城的地理位置看,不可能再向东方扩建城郭,因为古城的东侧已经是两河的汇流处,不存在向东方扩建城郭的立地条件。这也可以看作是两河汇流处的古城不是龙化州遗址的旁证。

4、“城东有金铃冈”从古城的立地条件来看,城东不远处就是两河汇流处,一片水域茫茫,不存在山岗或者丘陵的地貌。如果越过两河汇流处再去寻找金铃冈,就不符合“城东有金铃冈”的表述。

5、“废龙化州…阿保机建东楼”。东楼现在大多认定在降圣州,即今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如果说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话,那么在两河汇流处又有东楼则不现实。按辽史记载,两河汇流处的永州附近有南楼,假设这一点也能确定的话,那么更不可能在两河汇流处又有南楼、又有东楼。

 6、关于“龙化州,…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的释义。这里所说的“居此”,是由于奇首可汗曾经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在这里“居住”,奇首可汗时期并不是也根本没有在这里建城,当时是把奇首可汗捺钵时的大帐“称龙庭”。 实际上,在奇首可汗时期,契丹人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四季捺钵制度,龙化州这个地方,是奇首可汗的春捺钵之地,附近有东楼。奇首可汗在每年的春天到这里来捺钵,驻扎营房大帐,在附近的老哈河畔打渔和射猎天鹅、在毡帐内办公、到金铃冈狩猎,所以这里就被称为“龙庭”。就是到了阿保机时,“阿保机春月行帐多驻焉”,仍然在此地实施春捺钵。契丹人早期除了在奇首可汗初期于二水合流处建设了一座奇首可汗城之外,一直延续到整个遥辇氏时代都是实行流动办公的四季捺钵制度,没有再建设固定的都城与城郭。所以,也不能说这一时代的哪一个捺钵地方就是遥辇氏时代的都城。就是到了耶律阿保机时代,契丹人虽然开始了大量建设城郭,而且也建设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城(临潢)。但是,辽代的皇帝也不是经常住在都城里办公,而是继续实施四季捺钵的管理方式。具体到真正的龙化州城则是晚在“唐天复二年(902年),太祖为迭烈部夷离堇,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也就是说,真正的龙化州城是在公元902年才建成的。而二水合流处的古城,即奇首可汗城应该是在315年左右就已经建成了。

(三)综合以上因素分析,结合契丹奇首可汗部落居住于两河汇流处,这里是“奇首可汗故壤”的实际,可以初步判定两河汇流处的古城不是龙化州城的遗址,而是契丹早期的“奇首可汗城”遗址。而且,这座奇首可汗城就是契丹古八部联盟时期的联盟都城。

1659278560956596.jpg

欢迎阅读《契丹人的来源与发祥(五)》

编辑/小月

上一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要表 下一篇:打通职业院校就业“最后一公里”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