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网
民风网
文化基础

佗城记

文章来源:民风网 更新时间:2022-08-111662

作者/肖明利 

赵佗.jpg

佗城位于广东省龙川县境最南端,始建于秦,距今有2200多年,名列广东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赵佗故居、越王庙、越王井、考棚、正相塔、孔庙、姓氏祠堂、坑子里文化遗址、仙塔桥、新塔等,古迹颇多。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任嚣与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在此建立南越第一个县制行政机构,时称龙川城。由此,佗城既为南越王赵佗的兴王发迹之地,又为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交融之地。千百年来一直为东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

 

作者照片.jpg

我早有探访佗城、感受秦风之古的愿望。

2019年4月,因工作需要,南下龙川,身居龙川县城,在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中,虽切身感受到客家人的勤、朴、习、俗、情、慎。感受到东江的博容与壮美,感受到龙城河的曲幽与悠扬,感受到沿江河而居的山水油墨之风。但始终因没有身临佗城而缺憾。居所下草根养生馆老板邹女士告诉我,感受龙川的客家之风,首选佗城。

5月下旬,在辗转湖北、广东多地之后,再一次回到龙川。那期待已久的愿望又一次强烈泛起。在处理完这里的事情后, 于26日起身,拼车4元钱,来到离县城8.5公里的佗城。

佗城古城.jpg

青山红土冲冲过,客家民居川如梭。古今交错风格雅,红联浓墨喜庆多。转眼间,轿车停泊在一石门建筑前,上面刻着醒目的“佗城”二字。

感受秦汉之风,不是导游的言语,也不是身临指定的、布置好的古迹景点。而应该深入民居,切身体察融入人们血液与骨子里的灵魂。

晴朗的天空下,古城的街道显得异常静洁。或许是雨水洗礼,或许是清洁有序。边沟急流涌动,尘杂无影踪。店铺前无封挡,闭卷帘打烊。日用服装鞋帽,餐饮变食疗。五金家电农产,纪念品古玩。在各类店铺中,不乏传统老店与百年招牌。

虽说是古城主街,但大部分楼房都是现代建筑。外观风格带古风,理念材质皆不同。整体设计上更加突出宽敞、适用、开放,没有了“抵御侵袭”的印迹。自古至今,对自然环境的改造,都是适应社会局势而为之,缺乏安全感的安全危机时,高墙围院,闭关锁门。现在和谐太平的现代文明条件下,突出适用、开放、透明、融合。这种改变是自然社会规律的遵循。

在步行约一站地的路程中,偶尔能看到楼宇间夹杂的古民宅——围楼、排屋。青瓦、白墙、脊脊串联,个别破损处露出夯实的土墙。

沿着街道继续前行,来到古佗城北门。看得出,这是在残存的原始古城墙基上修复的仿古建筑。较深的护城河水面上,长满绿色植物。

从城门下穿过,驻步回望。这个看上去并不高大的建筑,虽有千年古风,却因“模型化”的复制,无法彰显佗城的盛名、50万大军的气势、威猛天下的秦风。在现代建筑的影照下,而微不足道。

过了北门左拐,进入一条主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正前方是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佗城影剧院。

影剧院.jpg

这是一座铭刻时代印迹、饱含历史风情的建筑。据说始建于民国,在当时已经是很现代的建筑了。处于好奇,步入其中,并不明亮的、空旷的、稍有传统装饰的空间下,一排排餐桌整齐有序地摆放,正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客家人寻祖归宗大典的宣传片。一桌客人正在就餐。正门的右侧是一个标准的酒店吧台,吧台内的展示柜摆满酒品。一名穿着制服的服务员在里面忙碌着。展现于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我,这里是饭店。似乎也在告诉我,这里是婚姻的礼堂。我随即与一名女服务员搭话,“你好,这是影剧院吗?”“是呀!”“我怎么看都像是饭店呢!”“嗯,我们这里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影。”“先生,你吃饭吗?”我说我就是随便进来看一看。处于礼貌,我并没有在这里拍照,而是转身回到广场。

1660151476252768.jpg

影剧院是自民国以来,伴随着这种文化传播方式的兴趣而繁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多元,而日渐衰落。餐饮与影视一体的经营模式,不得不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贡院.jpg

出门右侧,远远看到一座宫殿,便径直奔去。这是一座古学宫,俗称孔庙,是历朝祭孔的庙宇和管理儒学的机关。不用问,这便是目前全国仅存的204座学宫之一。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据史料记载,其原始建筑规模极为宏伟。庙前有照壁、长廊、丹墀路、泮池、大门、棂星门;两侧为东西庑廊;正中为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五王殿等。各自独立建筑,又浑然一体,设计新颖,构筑奇特,显示出中国古建筑工艺的高超。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清嘉庆元年(公元1790年),御颁“至圣先师大成殿”的金匾悬挂于殿门上。后因时局动荡,朝代更替,疏于维护,毁损严重。经政府投资于2006年~2007年修葺,目前仅存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

据介绍,这座学宫自唐至清,共走出28名进士、112名举人(含武举)、164名贡生、2000多名秀才。我想,大成殿耸立,自古以来的尊师重教之风,必将给当地,尤其是后侧的佗城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赋予无尽之传承之动力,成为笃学报国、刻苦奋进的不竭之源。

沿着主街,信步前行,在古宅与时楼间,感受遗风与时尚的交融,感受千年古道的泥土气息。

张氏宗祠.jpg

这是一座处于街巷内的张氏宗祠。外观大气、雄壮,细节精雕细琢,“黄帝赐姓血脉传承树发千枝共根出,挥公扬名宗裔繁衍水奔万派同源来。”(注:张姓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与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挥公张姓于青阳。因此说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门柱上的楹联,在精美花纹的装饰中,更显博大与深远。

从影壁墙右侧步入内堂,宽硕的大堂,古色古风甚浓。入门两侧,是表达金戈铁马征战场面的壁画,再往内,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各地张氏后裔敬献的匾额。远望内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因外姓人不便入内,而简单观览一周,于影壁墙的左侧出祠。

张氏宗祠的气派,自认为,意在尊重而不辱没先祖,承接先人灵魂,转化为后人的福祉,以凝聚宗亲,携手共进,共同实现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

这条主街并不长,出了祠门,举目前望,已近边际。经过较短的上坡,步入街道的尽头,放眼而望,是一片悠远的雨林地带。近前的池塘,停泊的木船,狭长的小路,游玩的人们,一切都在南方特有的绿色植物包围之中。远处的重山与蓝天白云,似乎接近于脚下的地平线。在硕大的绿坳中,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古民宅与现代公用设施的踪迹。当地人说,这里是古码头,是古时候十分繁华的地方。

拐过街端,右边是一条巷道。转角处有一古建筑,正面正上方的繁体字清晰可见:“龍川縣商會”。这是一个外观两层(实为三层)的小楼。青瓦白墙,古风四溢。

龙川商会.jpg

坐在楼前的花墙上,擦拭汗水,取烟点燃,深深地吸吮两口,吞云吐雾中,我仿佛看到:船舶成排进码头,货物成堆装卸吼。人头川息聚散流,商家云集话茶楼。传说,自秦汉以来,这里承接了5~6次的中原移民,中原被贬的官员、商人及不被重视的平民三部分人被大规模遣散到这里。虽受到当地百越人的抵制,但终因势单力薄,或融入中原族(汉朝以后为汉族)人,或迁徙他处,演化成今天的京族、高山族、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 ,广东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且不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深化根因与过程,仅就被贬的官员与中原商人大面积移民到这里,其思想意识及操作技能的注入,必将是这里早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昔日的繁华以及千百年来广东市场经济意识之领先,其魂魄之源不言而喻。

看着这个商会小楼,仿佛感受到站在商会楼上,居高环视之壮美:青山叠翠漪渐蓝,白雾缭绕絮卷缓。巨龙荡漾摇百帆,渔歌渊古傲江南。

无论从建筑风格与档次,还是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都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一个处处都有文化积淀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都在彰显着往昔的盛景。

夯土古城墙.jpg

土夯的古城墙

狭窄的巷道被两侧的小楼遮挡着,还算阴凉。无意间,被一个古巷所吸引。面部黑斑青苔生,半壁残垣依坚挺。土沙砾竹平无奇,天赋神功固久恒。展示出古老夯墙工艺的非凡。为了体验它千年不倒之迷,笔者用右手指去抠动墙土,用了很在的力气,却只是抠下来小小的一个碴儿,与现代烧制的粘土砖的硬度相差无几。难怪一路走来,看到过多处屋项坍塌古民宅,而墙体完好无损。

记得小时候,我在北方老家的小山村里,目睹了乡亲们用黄土掺稻草踩制造屋墙的全过程。但这种屋墙随着时光的流失而脱皮,直到坍塌。而这里的墙土墙是如此的坚硬,不得不说古人的睿智与生存技能之精湛。老家不缺石材等建筑材料,小时候目睹踩制土墙是为降低建筑成本,而这里的土墙怕是没有建筑成本那么简单。看看这里的地质地貌,不难推测出是缺乏建筑石材、早期交通不发达、大量涌入人群急需住所,以及当地多粘土的综合矛盾与问题交织的不二选择。

走出小巷,远远的是一个菜园,大约三亩地左右,有玉米、辣椒、茄子、花生等北方也有的品种,也有我第一次见到的木瓜树及叫不上名的蔬菜。在园子里转悠了一会儿,过来两名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当地人,其中一个是园子的主人。他说,这里是佗城南门的位置。这个园子的地方,原来是白灵祠,是收留无家可归的人的处所,也是城内流浪人员濒临死亡时,送来处理后事的地方,是古时代的福利机构。他向我指明了园内的石铺古栈道,石铺完好,清晰可见。介绍了堆在古栈道旁的大理石门方柱,虽历经风吹雨淋,阳光曝晒,却古色依然。园主说,前些年有人花数千元要买走它,他没有卖。他说这是古物,说不定哪一天还要恢复这个石门,要是卖了,自己对不起祖先。他特别希望政府能够修复佗城南门。

本想看看这里菜园里的植物,却得到意外收获。看来,这里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有故事,全然而真切。同时,园主的不经意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古佗城后裔敬畏、崇拜先祖的信仰与情怀。

在漫不经心的思索与游荡中,误打误撞地来到南门码头。看着“南门码头”的标记,我才醒过神来,“北门”、“南门”,我这是从古佗城北门而入,沿东边转到南门。

看上去,江边一个水泥石料搭建的平台,左侧停泊着两艘机动船,一颗大古树,两条进码头的台阶和坡路,古树左侧是一个依山势而建的小楼。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似乎与想象中的古码头不搭边。

然而,这确实是老佗城的南门码头,位于东江中上游的传统交通要道。在那个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时期,船运是货物及人员出行的主要通道。加之佗城(古龙川城)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承接地,百粤首邑,战略要塞,这个码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地位毋庸置疑。

东江.jpg

看着雨后荡漾的江水,看着岸上停泊的渡船,不禁让我浮想联翩。两岸雨林繁茂高硕,岸上民居已呈新卓,江水依旧深渊浩渺,古邑魂自千古赵佗。

笨理儿寻思,赵佗之所以能成为南越王,绝非唯武力的强势。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民族真正能够靠武力的强势征服他族。否则,秦始皇就不必焚书坑儒了。文化的融合,才能实现天下的真正和谐。只能说秦始皇在机械地遵循了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已。

赵佗.jpg

据此,我们不难推测,一方面,“客”从中原来,征服的本身绝非灭族,亦不是驱逐。势必入乡随俗,入领地而容其中。传统百越人认为,只要有一种形的存在,就会有一种神灵统治管理着。而这种神灵同时会对自己,或者说会对自己做事情产生一种力量。所以,百越人一般都是以勤勉和谦卑的心态来从事一切活动,善、和、小心、静、无语是百越人立身来处世的最大特征。这与传统中原人的开放、耿直、江湖义气及拉帮结伙内斗、擅战等,截然不同。传统百越人奉行君子行而不居功,强而不欺人。这与佗城人的低调与朴素之风,以及移居海外客家人的谦逊而不张扬之气质十分吻合。这不能不说是融合的结果。

另一方面,秦朝第一次南征百越的失败,对赵佗来说,不可能没有警觉。若没有本身的亲地缘,低调融入,何以成王。这或许是早期客家先人,经历了自商周之后的中原混战,百家争鸣的文化碰撞、包容、融合直到后来的文化大同期间,或其后,移居百越地区,还能在民族矛盾与冲突中,安定下来的根本原因:勤俭自生而非不劳而获,朴实低调融入而共生共荣,沉默寡言避免惹事生非而和,友好百越而寻求安定共存。故而,才有史料记载的大批当地百越族人融入“客”人生活。通过文化交融与相互认同,实现种族间的融合。

简单朴实的往往是永恒与最珍贵的。走在这古码头的阶石上,倍感脚下这块土地积淀的厚重。岸上的千年古树依然枝繁叶茂,似乎也在昭示着她从远古走来的荣耀。

古民居.jpg

街巷子.jpg

离开南门码头,直奔西门而去,途经一座占地面积较大的古院落。院门是开着的,很普通的院门两旁镶嵌着“勤俭创业家声振,慎独荣身四海行”的对联,横批为“紫气东来”。显然,这是此宅主人借此展示先辈对后世孙子的训诫、警示之意,每天出入映眼帘,强化于铭记,言行于实践。这与在南门码头的“浮想”有着本质上的契合。处于对这个庭院主人的敬重,信步而入,定神观览。

这是一个宽敞的宅院,入门左侧是一栋贯穿东西的客家风格的民宅,前方是空旷的院落,晾衣架上晾晒着衣物说明这里有人居住,堆放的建筑材料及建筑用具说明这里或在施工中。院子的西侧有一个与东边一样的院门。在民宅的东、中、西各有一道屋门。正中央是正堂屋门,两侧镶有“两百华诞,祖德流芳”的对联,屋门上方为“善庆堂”,看得出是家庭议事、举行庆典的地方。

1660147896777197.jpg

从墙上的标记得知,这是佗城侯氏祖屋,正处于修缮之中。虽屋门紧闭,无法进入内部观览。但从楹联内容与建筑上的规整,亦可折射出侯氏宗族二百年艰辛的发展史,其惨淡与鼎盛,屈辱与荣耀,都与勤俭与慎独为精要的良好族风互为因果的。后人只所以修缮祖屋,无外乎以此为家族精神的承载,将“祖德”“流芳”后世,造福族人。

以祖屋寻魂并接续与传承的方式,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比空洞的说教要朴素实效得多。不由得我再生敬重之意。

走出侯氏祖宅,思绪良久。记得两年前,在家族文化研究中查阅到的一份资料,也是佗城的。资料显示,客家人迁徙到哪里,其祖先的灵牌就移居到哪里,供奉到哪里。佗城有149种姓氏,现存几十家宗祠,每个宗祠中都有本宗族的宗谱,其中不乏族训家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刘氏宗祠里陈列的14条家训。即“孰孝悌、睦宗族、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隆师道、修坟墓、戒犯讳、戒争讼、戒赌博、戒淫恶、戒犯上、戒轻谱”。对现代人看来,家庭生活的宽裕,事业的发达,往往都归于财力,归于经济基础。很少有人想到致使财富聚散背后的原因。还有很多人,生活过得不如意,便简单地归罪于时运的不济或命运的不佳。更可悲还归罪于没有一个好爸爸,好爷爷,祖上没给留下丰厚的资产。很少有人想到是个人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是接受家庭教育与个人自省、自悟不到的问题。譬如大富人家的衰败、小家小业的兴起、一时荣华后的锒铛入狱等等。

百家祠堂.jpg

邓氏宗祠.jpg

看着小巷两侧的现代建筑,虽然是老宅中拆下来的古砖与土墙块堆砌而成,看上去似乎不是很协调,甚至很不美观,却依然不影响其坚实挺拔。

眼前这颇有特色的二层楼,上有“声蜚南粤”四个繁体字,说明为当地名门,历史上定然是出了声名显赫人物之门弟。进户门的正上方镶有“罗氏宗祠”四个大字,从建筑风格与用材上看,不像是现代建筑,更加认证了历史名门的猜测。不用探究,也能想象得出,其祖先及后世的处世、做事、做人必有一整套规矩规范出来的家族品格。

二楼.jpg

又渴又饿的我,急不可耐地步入罗氏宗祠斜对面的食杂店。

说来这里的天气也真是喜怒无常,刚刚还是大晴天,仅仅到店里选出饮料与食品,还没有吃喝上几口,便起风了,紧接着就雷声阵阵,大雨倾盆。酷热的天气瞬间凉爽起来。

室外的雨在持续着,由于没有带雨具,只有在店里等待。闲暇间,与店老板聊起家常。他说,每年来此旅游的人很多,大都在导游的引领下,逐个景点观赏。还很少有像我这样,漫无目的的凭机缘观赏。他说,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每一段古土墙都有很深的渊源。要想把这里研究透了,没有年八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从他的言语中,我切身感受到,此次来佗城,也仅仅是感受一下而已。

古城墙.jpg

我在想,既然这里点点滴滴都有故事,砖瓦土块都有文化积淀,到处都能彰显出古城的内涵,为何不以全民参与,来讲述脚下的故事,讲述家族的故事,讲述恪守的规矩。实现让我这样的自由游览人畅游而饱偿秦汉与百越交融之风。

同质化的接待旅游的模式,不仅是旅游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旅游消费者的一种不尊重及服务理念上的不谐调。

考棚.jpg

看外边雨逐渐小了,时间已不早了,便按照店老板指的方向快速去西门。途经一小广场,北侧一明清时的古建筑十分醒目。近前一睹,原来是龙川考棚。无疑这是全国14个现存考棚之一,是全国两个学宫与考棚同时保存安好的古城之古龙川城的考棚。据史料记载,这个考棚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原来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内部多栋考棚,每个考棚内有木制间隔与桌椅,每一间隔为一个高2米、宽1米、深1.3米的号房单间,是考生日间考试、夜间住宿的地方。清末(1905年)废除科举后,这里做了学堂,之后又经过了多次政治风云,考棚数次改变用途。直到1986年,考棚公布为龙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接近二十年,龙川药厂才从这里搬出,考棚才进行小修。现存考场两栋、办公室及宿舍各一栋,传统的间隔、丁字木架等号房单间已经不再存在。

离开小广场,路过城隍庙,便是佗城西门处了。

远远看到一枝叶繁茂的古榕树,树下有石凳与石桌,榕树的根部存有人工保护设施,不用问,这棵树肯定是高龄。沿树前台阶入下去,是一座石梁桥,即佗城西门石桥,架在三米左右宽的护城河上。相传,佗城西门古码头始建于宋代,是古代当地最主要的水上交通枢纽。据史载,佗城西门码头从宋朝至清朝中叶一直热闹繁忙,后因护城河淤塞和陆上交通日渐发达,码头功能衰退,直到废弃。

古石桥.jpg

过石梁桥,有一座古宅,规模较大,进宅门边有一似庙又不像庙的小房子,内有灶台,有明显的升火的印迹,灶台上有牌位。笔者愚钝,在其他地方没有见到过这种建筑布局形式,不知是哪位仙尊凡间供所。从内置判断,大有北方汉族人供奉灶王爷的韵味。但因这座古宅处于西门桥外侧,倒像是守护桥、守卫西门的护卫机构处所,或西门船运物资集散场所。那这个“小庙”设置之寄托就不好胡乱猜测了。

古宅的围墙为弧形夯泥墙,或秉承围龙屋的建筑风格,或有其他什么讲究。总之,外观看,夯制韵称,十分牢固。与在此前居民区内见到的古残垣用材无异。笔者大胆猜测,这里有可能是古时候的货栈。

古街二楼.jpg

据说,沿着古宅外的苏堤一路向北,便可出古佗城。

在古龙川城快转悠一圈了,还没有真正进入古宅一瞅究竟,顿生憾意。在返回北门的路上,偶见一狭窄巷道,便穿行而再入民宅区。没走多远,便遇到一座三栋两横的方形围屋。南侧一狭窄的弧形小院的院门敞开着,透过院门,可直面宅内的空旷与荒芜。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座废弃而闲置的老宅。

小心走进院子,来到屋门前,正堂屋门是敞着的。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中堂与后堂。从高大气派的外观,以及正堂屋门脚下的雕花石座,柱梁木料粗实、房瓦的完好度等,都能说明这家祖上绝非寻堂百姓,最起码是殷实之门。

步入正门,屋门开立于两侧。这是一对最古老的、两侧带转轴的对开木门。从木门的做工、风蚀与尘累程度判断,足有百年以上。踏进屋门,便是两根直径20厘米以上的笔直的立柱,座在一对精工雕琢的石墩上,在距地面2.5米左右,是一根几近同样粗细的横柱串拉。该横柱上约1米处,有一约直径15厘米左右的更长的横柱,水平穿过两根立柱,身两侧延伸。笔者猜测,此架构,既是门厅顶棚的支撑,又是进户影壁设施。即两个立柱之间或为传统的影壁墙,影壁墙与屋门之间,构成传统建筑中的玄关。其作用是遮挡与掩护,防止屋外可直视内堂。

过了门厅,便出了第一栋房。在第一栋与第二栋之间,是露天的,地面有一凹下去的方池,里面长着杂草。这或许就是人们说的天井吧。天井的左右两侧是通向中堂(厅)与侧廊的过道。入中堂两侧,有通顶隔扇,从两隔扇之间的地面上的痕迹看,这里还应该有可对拉或对开的隔扇。过中堂,再往里(北)是敞开的后堂。中堂与后堂之间,依旧是隔扇及天井。从后堂北墙壁布设的印迹看,那里应该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或称祖公堂。

三堂(厅)的两侧均有侧廊通道,通向本栋的住室及“两横”房屋的房间。侧廊均有露天处,便于采光。侧廊的两端,均是侧门,通向户外。侧廊的间隔,使“两横”房屋间壁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等。

这是一个颇具防御功能的古宅,外观严实,规整大气。内设功能齐全,四通八达,又相互隐蔽。从内部房间布设看,可满足数十口或上百口人的居住与生活需求。

通览外观与内设,以三堂为中轴,主次分明,层级清晰,两侧对称,“金木水火土”各方功能齐全。据说,这种房屋的建造理念,是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因本人才疏学浅,无法一一诠释。

真是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彻悟。虽说客家传统的建筑如同防御的“古堡”,内置集团化元素,比起现代建筑更加封闭、繁琐,甚至是杂乱。但,古今建筑风格都是适应客观环境所致。这种适应,是理念上的适应,文化上的表现。笔者认为,与客家古建筑风格相比,现代建筑在理念与文化元素上,远不如古建筑完善、完美、完整。仅从中华传统美德的物化而言,现代建筑的内置,就差得多了。

面对这满目荒凉的古宅,甚至阴暗潮湿,阴森古气,独自进入还有那么一点恐怖意味。但丝毫不影响其古文明的现代光彩。我想,若此家主人能够把这一古宅恢复到往日的风情,定会把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而成的客家文化,物化地、有声有色地、完美再现于世。定会在现代建筑及其文明的笼罩中,如同宇宙中繁星一点,绽放出闪耀光芒。

佗城古城门.jpg

感受秦汉之风,虽不是很完美,但不虚此行。

返回的拼车在疾速行进,离古龙川城越来越远。而我,却带着无限的思索,穿行于烟雨之中……

龙川县城.jpg

上一篇: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下一篇:梁从诫:我的母亲林徽因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1-2015.Kinetika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7001860号-1 特别声明:网站信息仅归民风网所有,未经过同意不得转载或下载图片。 沈阳网站建设 龙兴科技

辽公网安备 21032302210387号